美國歷史上是一個遭受政治性宗教迫害清教徒建立的國家,經過兩百多年風雨的洗禮,日久彌堅。聖經知識從一開始建國就決定性地影響著,這個國家的基本制度架構。不只是政治人物宣誓要手按聖經,例如在討論到新國家在制度上該如何決定其領導人與其統治機構時,華盛頓與開國先賢從舊約聖經中撒母耳記的經文解讀中,認定天神耶和華不喜悅祂的子民中有帝王世襲的制度,所以美國就必須成為歷史上第一個沒有帝王世襲的國家,且一直延續下去,以滿足神的心意。
但是畢竟只是在精神信仰上以看不見的神作為全國人民心理上的元首,可能還說得通。而國家日常政治事務當然需要一位看得見會說人話的領袖來決定,在實務操作面上,這就必須另闢蹊徑,華盛頓與開國先賢首先把國家看做一間公司。所以以歐洲的傳統來說,民眾納稅給政府維持國家的日常行政運作,就等於是公司的無數小股東。這位領袖相當於國家這間公司的執行長,帶領各部會各單位處理國務,因此也同樣就稱為President。
於是中國近代語言翻譯史上在西風東漸時就遇到一個有些嚴重的問題,歐洲各國包含英國當時都有皇帝,甚至法國大革命後很快也像中國傳統政權更迭一樣,出現了兩位名為拿破崙的自立皇帝。並沒有違反慣例太多,這在中國傳統歷史的邏輯敘述方式上都還容易讓知識份子理解,知道同時歐洲的領袖就相當於中國的帝王,而套入中國傳統敘事的君臣邏輯。只是他們因為基督信仰,沒有太監與後宮。
問題是講到美國的時候,清代中葉的知識分子一度遇到難題,在中文當中想要找到相對應的詞彙描述這個國家的政治制度,有過一點小小的麻煩。還好中國數千年的悠長歷史上不愁沒有範例,用歷史上周朝兩位大臣柄國的故事與當時的年號,把沒有皇帝而維持國政的這種政治架構,稱之為「共和」。再用周朝天子與諸侯會盟的情況,把United statss,翻成「合眾國」。President則讓書生們頭痛的時間略長一點,先音譯為「伯理璽天德」,等到共和思想已經成為中國知識界的主流以後,終於等來中國人自己的意譯:「總統」。
中國的知識分子,搞清楚了美國政治制度的特性與開國先賢的格局以後,很快就開始認為中國歷史上所經常歌頌三代的傳統,後來跑到歐洲又跑到美國去了。孔子晚年說的「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其實就是這個意思,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正道從未行於華夏神州,千年之後居然自己搭船跑到美利堅合眾國安家去了。
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時任福建巡撫徐繼畬代理閩浙總督,和外國人交往密切,了解到很多西洋的各種情報,於是起了念頭要把這些知識介紹給封閉愚昧的中國人。此後徐繼畬編著《瀛寰志略》一書,系統性地向中國人介紹整個中國以外的外在世界。以督撫之尊著書立說,這本書的影響在晚清與魏源的《海國圖志》齊名。在這本中國知識分子開始睜開眼看世界的奇書中,徐繼畬如此形容美國首任開國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