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四月底行政院主計總處將第一季經濟成長率下調為-0.84%,且閣揆林全放話今年臺灣經濟保一勢必不保,已然引起社會信心的莫大失落,無不期待新總統帶領的新政府就職定位之後,能夠急章就地採取有效措施,趕緊激勵經濟振興,給臺灣前景全面增添精彩好氣色。
祇有落實政治轉軌 並不努力經濟復正
但是,聽完小英總統五二○就職演說及內閣閣員就位一星期的政策宣示發言,所嶄現出來的諸多短期長期「轉型正義意識形態」策略論述及「強力分餅機制」策進作法之外,幾乎完全聽不到任何即期能夠維繫鞏固或進一步增添擴張「國家造餅機制」的積極向上願景思維,及其可具體察見的作為手段方法。
從這些談話及政策宣示中予以專家專業的研判解讀,則所能看得到可徵信的臺灣經濟前景,應該就是在至少三到五年之內,都不太可能看到由緩轉快、由低彈高的振興復甦之新奇蹟景象,也就是說,臺灣經濟社會還須要再繼續頹退滯緩,歷經一段必然不會太短的挨苦歲月。
固然小英總統在就職演說已竭聲宣稱,要邀請全體國人,誠實面對當前難關,共同奮鬥,讓社會改變,使國家偉大,要新政府掌權團隊積極承擔,正面迎向一切挑戰,務須以「解決問題」做為核心施政責任,領導這個國家改革絕不退縮,同時也極力呼喚「勇敢的臺灣人」一起守護民主、自由與國家主權。壯盛斯言的宣示,立即引起各方面肯定,國人社會普遍給予超過52%滿意度的正向感性回應;但是,這樣子的熱度,卻祇能持久不到一個禮拜時間,就迅即曇花一現而過了。
精準揭示病症問題 但沒有解決問題想法
主要的原因是,小英總統在就職演說中,固然很剴切地揭露出所有臺灣病症的「關鍵問題」所在,但卻根本沒有提出任何直接足以「解決問題」的想法與作法。
小英總統首揭要誠實面對的「臺灣難關」,主要包括了:一是,年金制度不改革就破產,二是,僵化教育制度與社會脈動嚴重脫節,三是,能源資源之經濟動能瓶頸亟待突破,四是,國家亟需新經濟發展模式,五是,人口急速老化但長照體系闕如,六是,出生率降低但欠缺完善托育制度,七是,環境汙染嚴重,八是,國家財政危殆,九是,司法失去了民心信任,十是,食安問題困擾了家庭生活,十一是,貧富差距惡化,十二是,社會安全網多有破洞,十三是,年輕人低薪以致喪失前瞻性未來願景等等。這十三個被老英聚焦點名的大山橫亙式難關,的確無一不是肇致臺灣經濟社會滯悶衰微的病灶,也無一不與整個國家經濟發展成長,乃至與國家基礎根柢的社會資本之盛衰壯羸增減有無直接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