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中部的剛果民主共和國自去年8月爆發伊波拉疫情,截至目前已傳出1529例確診,造成1,008人死亡,是非洲史上第二嚴重的伊波拉疫情,雖然跨國醫療團隊已經研發出能有效控制伊波拉疫情擴散的實驗性疫苗,但由於資源不足,加上當地人民不信任外來的醫療團隊,有人根本不相信伊波拉疫情是真的,患者逃離醫療中心、攻擊醫護人員,自今年一月以來就有85位醫護人員因此受傷甚至死亡,使得伊波拉疫情防治變得更加困難。
雖然有實驗性疫苗,仍有1千多人死亡
2013年至2016年,史上最嚴重的伊波拉病毒出血熱(Ebola virus disease,EVD)在西非大流行,總共造成10個國家2萬8256人感染,奪走超過1萬1300人的生命;自去年8月在民主剛果東部爆發的疫情已有1529個確診案例,其中1008例不幸死亡,雖然已有超過11萬人接種默克藥廠(Merck)製造的實驗性疫苗,但伊波拉病毒仍持續肆虐。
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ed Cross and Red Crescent Societies)的法西納(Nicole Fassina)指出:「資源不足造成伊波拉在國際傳播的風險」,而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也表示,目前防疫出現5400萬美元(約新台幣16億7008萬元)的資金缺口。
DR Congo records 1,000th Ebola death in current outbreak https://t.co/hDFNAdJEW4 pic.twitter.com/5MXKjVP5BJ
— Al Jazeera News (@AJENews) May 4, 2019
不信任衛生團隊,不相信有伊波拉病毒
「美聯社」(Associated Press)指出,此次伊波拉疫情會在民主剛果肆虐這麼久,與該國的社會氣氛有非常大的關係。由於民主剛果東北部地區有數十個叛亂團體,多年來造成數百人死亡,許多當地居民因此對外來的衛生醫療團隊有高度的防備心。甚至有很多民眾質疑,醫療團隊為什麼不關注瘧疾,而是將錢與注意力放在近幾年才出現的伊波拉病毒上,甚至有民眾認為醫療團隊是假借防治伊波拉斂財、騙錢。
民眾的不信任讓醫療人員難以解釋預防措施以及安全埋葬死者的重要性。根據哈佛大學在去年9月伊波拉病毒在民主剛果爆發一個月後,對961位民眾進行的訪談調查,每四位受訪者中就有一位表示,他們認為伊波拉病毒其實不存在。許多民眾甚至攻擊醫療人員,逃離醫療中心。
More than 1,000 deaths have now been confirmed in Congo's Ebola outbreak. #APExplains why the outbreak is especially challenging, even as a promising experimental vaccine is being used widely for the first time. https://t.co/tCmMhLA3gb
— The Associated Press (@AP) May 4, 2019
一名世界衛生組織的流行病學家在今年4月遭到槍殺,當地的醫生表示如果此類攻擊事件再發生,他們將無限期罷工,而醫療衛生團隊遭攻擊也導致伊波拉病例暴增,使得追查與感染者接觸的工作變得更加困難。
The attacks have led to spikes in cases and hurt the painstaking work of tracing contacts of infected people.
DR Congo - Ebola Deaths in Latest Outbreak to Pass 1,000: https://t.co/ZY7b6rQ2aX #Congo pic.twitter.com/ig081gmOId
— allAfrica.com (@allafrica) May 4, 2019
疫情尚未擴散至全球性,有望獲得控制
伊波拉是高速傳播的人畜共通病毒,可以透過患者的血液、汗、排泄物、唾液、精液等方式傳染,潛伏期從2天到3周不等,症狀包括高燒、嘔吐、腹瀉、身體虛弱無力、肌肉痠痛、以及喉嚨疼痛等,部分案例還會出現內外出血的狀況,致死率高達90%。專家曾預測此次伊波拉疫情將在6個月內結束,然而由於當地人不信任醫生等原因,疫情時間長度再延長;世界衛生組織認為,此次疫情尚未變成全球性緊急狀況,有望在「可預見的時間內」獲得控制。
Congo Ebola deaths likely to exceed 1,000 on Friday, WHO says: https://t.co/IMKZm2jHLU pic.twitter.com/iCLHmEAlKf
— CNN Health (@cnnhealth) May 3,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