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昭南觀點:林奏延立大功,藍營搶著「愛台灣」?

2016-06-04 07:10

? 人氣

本來很簡單的一件事:台灣人的現有共識就是「因為你不民主!所以我拒絕跟你統一。」王英津先生卻必須苦心孤詣引經據典寫出如此鴻文,他的用心自然是向北京天朝誓命,將台灣先框進一個「一中」框架中,然後再引出13億人的多數對抗2300萬人的少數。於是,他就會有這樣一段引申: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統獨」問題不是單純的民主問題,更不是島內民眾——作為整體的一部分——所能自我決定的,因為這涉及到另一部分共有人的權益問題。如果單單由台灣民眾這一部分共有者自我決定,在事實上就剝奪了另一部分共有者(即大陸民眾)的權益。 

我個人認為這位紅色學者的論述應該意猶未盡,仍然還會寫出更多的文章繼續對其所稱的「民主拒統論」批判到底。

而顯然可以斷定,習近平的政治改革應該不會是朝向民主方向前進了。

「民主拒統論」源於治權不相及,各擁一部憲法

王先生的長文若是站在台灣立場來看,他就犯了「命題邏輯謬誤」,用白話說就是「若P則Q,非P,因此非Q。」台灣除了連戰、馬英九們少數權貴會傻到被騙去承認「一中」,絕大多數人都抵死不接受「一中原則」。只要台灣不屬於「一中」,則該文所設立的前提本身就是謬誤的,餘皆可棄之不論,所謂差之毫釐失之千里,「中華民國是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完全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

這也正說明,這次林奏延部長出席WHA,在大會演講中該不該提到「台灣」名稱各方吵成一團的基本原因——「國格有無被矮化」。比較弔詭的是:這次指責林部長沒講「台灣」的諸多聲浪中,譴責最嚴厲的居然是國民黨的人,而且還到處要求道歉還其清白。這道歉與清白的話術中不也正流露出「拒絕統一」的心態。

終於,「台灣命運共同體」的契機在這次WHA事件中隱然浮現了,長期藍綠對抗的和解共識也在這「民主拒統」的一致態度上,找到彼此可以認同的「台灣共識」。

王英津教授今年稍早亦曾撰述《續論「中華民國」問題》中提到:

在「法統之爭」時期,中華民國的存在就意味著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否定,所以,對於大陸方面來說,中華民國是一個負面語詞,必須堅決否認。然而,20世紀90年代後,隨著台灣島內政局的變化,兩岸之間的「法統之爭」逐步演化為「主權之爭」,「一個中國」開始受到嚴峻挑戰,這時「中華民國」符號的政治意義與價值就發生了微妙變化。此時,儘管大陸方面仍不承認「中華民國」,堅持認為「中華民國」已經不復存在,但又不得不面對「中華民國」內含的「一中」價值對民進黨建立「台灣共和國」的強大制約力量。

喜歡這篇文章嗎?

陳昭南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