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沙龍》百年烏托邦實驗大反思:930反共大屠殺是印尼排華的開端嗎?

2016-06-07 12:33

? 人氣

思沙龍-「共產、民族、獨立─東南亞半世紀的探索」講者正修科技大學副教授戴萬平(陳明仁攝)

思沙龍-「共產、民族、獨立─東南亞半世紀的探索」講者正修科技大學副教授戴萬平(陳明仁攝)

由龍應台文化基金會主辦的思沙龍系列活動《百年烏托邦實驗大反思》,第三場「共產、民族、獨立─東南亞半世紀的探索」於5日落幕。在審視歐洲拉丁美洲情形後,最後一場講座回到亞洲,由曾就讀印尼大學的正修科技大學國際企業系副教授戴萬平,剖析印尼於1965年「930運動」(G30S)軍事政變前後的政治及民族脈絡,如何揭露了初生民主的崩解,以及華人在印的處境及發展。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20160605-思沙龍-紅色狂潮半世紀!共產、民族、獨立 東南亞的深度探索.正修科技大學副教授.戴萬平.(陳明仁攝)
思沙龍講者正修科技大學副教授戴萬平(陳明仁攝)

戴萬平首先回應講座前放映的紀錄片《殺人一舉》(The Act of Killing),此片從1965-1966年印尼反共行動劊子手的觀點重述這段歷史。他指出近來媒體報導,印尼政府打破50年的沉默,開始檢討這場大屠殺。但自己上周到訪印尼時,在咖啡廳與友人提及1965年事件,還被建議不要在公共場所討論這件事,「感到很訝異......發現原來(這)至今還是一個禁忌。」

20160605-思沙龍-紅色狂潮半世紀!共產、民族、獨立 東南亞的深度探索.(陳明仁攝)
思沙龍播映《殺人一舉》(陳明仁攝)

印尼國族作為「想像的共同體」

戴萬平以東南亞研究學者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1983年的作品《想像的共同體》(Imagined Communities)為開端,描述印尼與其它背景複雜的國家如何建構民族認同,這個過程又如何導致了印尼排華的印象。

他解釋,印尼不是一個在歐洲侵略前便存在很久的國家,而是近代在反(荷蘭)殖民聲浪中塑造出來的。這符合安德森在書中描述的民族建構論,也就是其民族認同建立在共同的想像上。殖民者讓原先同種族的人民產生了不同的想像(如東帝汶的獨立),也迫使當時在地域、宗教、種族上高度多元的印尼成為單一的政治空間。

問題是,在反殖民的共同目標結束後,接續的政權該如何統合各社群對印尼的想像呢?戴萬平表示,這是許多東南亞國家面對的問題的根基,因為他們的民族國家是一個想像的共同體,其中又因為宗教、種族等各種因素,產生了「想像的碰撞」。

20160605-思沙龍-紅色狂潮半世紀!共產、民族、獨立 東南亞的深度探索.正修科技大學副教授.戴萬平.(陳明仁攝)
思沙龍講者正修科技大學副教授戴萬平(陳明仁攝)

「班查西拉」建國五原則

印尼在1945年宣告獨立,但獨立戰爭持續到1949年。建國領袖及首任總統蘇卡諾(Sukarno)在1927年成立印尼國民黨(PNI),喊出「印尼獨立」(Indonesia Merdeka)的口號,並提出建國五原則「班查西拉」(Pancasila)。

戴萬平表示,「班查西拉」五原則受到孫中山建國革命與「三民主義」基礎的啟發,是印尼的重要國家價值,也是統一印尼的基柱。五原則分別是:信仰真神(此指印尼人民必須有宗教信仰,但不一定必須為伊斯蘭教真神阿拉)、國家統一、人道主義、人民主權、社會正義與繁榮。

印尼總統佐科威(Joko Widodo)在1日宣布,2017年起將6月1日定為國定假日,慶祝建國五原則「班查西拉」的誕生。佐科威表示,以「班查西拉」為行為準則,能以樂觀的態度面對未來,「我們必須相信我們可以克服所有困難,成為一個更棒的國家。」

印尼華人「未參與想像」

但是,印尼華人並未足夠地參與這個建國想像的過程。「說到印尼,除了島嶼、穆斯林,也許許多人會想到的是排華。」戴萬平說。討論1965-1966年的印尼反共大屠殺,有許多可能切入的角度。例如《殺人一舉》是從民族主義的角度,另一種可能是從種族的角度,「視其為印尼排華的開端。」

20160605-思沙龍-紅色狂潮半世紀!共產、民族、獨立 東南亞的深度探索.正修科技大學副教授.戴萬平.(陳明仁攝)
思沙龍講者正修科技大學副教授戴萬平(陳明仁攝)

華人移居印尼已有數百年的歷史。60年代的印尼華人大概分成土生華人與移居華人,前者先前多擔任荷蘭與印尼人間貿易買辦的角色,這使得他們反殖民的力道較弱。後者則是來此工作的新移民,其中有些人是為了躲避中國戰亂,但對祖國還有依戀,期待未來還要落葉歸根。

1955年,第一次亞非會議在印尼萬隆舉行。此時傾左的蘇卡諾政府已與中華民國政府斷交,並與首度登上國際舞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總理周恩來簽訂中印雙重國籍條約,解決在印華人雙重國籍的問題。

報導,周恩來曾於60年代表示,「東南亞有這麼多華僑,中共政府有能力通過這些華僑輸出共產主義,使東南亞一夜之間改盡顏色。」

反共行動下的受害者

930政變後,印尼軍方的主要目標是共產黨及親共人士,而被認為與共產黨關係最為密切的華人也遭到屠殺。戴萬平解釋,與前殖民者的關係、對祖國的依戀,都讓華人被質疑對印尼缺乏忠誠心。又因為當時中國是共產統治,加上周恩來的共產主義輸出說,讓華人難逃其咎。另外,華人當時支持土地改革,這也激怒了擁地的貴族或原住民。

「1965年到1998年之間,華人是不敢碰政治的。」戴萬平表示,「1965年之前有華人政黨存在,但1965年發生了這麼可怕的事,嚇到了他們。」930政變後,往後30年的蘇哈托政府反共路線依舊,華人也仍然受到歧視,包括不得使用華文姓名、也不得進入政府體制。

20160605-思沙龍-紅色狂潮半世紀!共產、民族、獨立 東南亞的深度探索.(陳明仁攝)
思沙龍-紅色狂潮半世紀!共產、民族、獨立 東南亞的深度探索(陳明仁攝)

1998年反華暴動後有所改善

1998年因金融風暴點燃的印尼反華暴動以後,華人文化與參與社會的權利逐漸解禁,華人處境也有好轉。為挽回因暴動逃離的華人信心,印尼政府取消了禁學中國普通話的禁令、與區別土生(pribumi)與非土生(non-pribumi)華人的規章。2003年起,中國新年也成為國定假日之一。

華人參政的比例也有提昇,像是獨立競選連任雅加達首長的鐘萬學(Basuki Tjahaja Purnama)。因前雅加達首長佐科威獲選總統,接任成為代理首長的鐘萬學,將在2017年挑戰成為這個近9成人口為穆斯林的國家中,第一位民選的華人首長。

戴萬平認為,小名「阿學」(Ahok)的鐘萬學的選戰表現,將是印尼是否接受華人社群、擺脫反華陰影的的一大指標。

遲遲未來的轉型正義

戴萬平表示,縱容屠殺的蘇哈托於2008年逝世後,仍然受到許多人的崇敬,其地位也未被檢討。除了左派與右派的分別,宗教的力量在印尼也不可小覷,總統佐科威1日對「班查西拉」的肯定,也可視為對伊斯蘭團體壓力的回應。

他解釋,伊斯蘭團體是反對共產主義、反對重啟大屠殺調查最甚的一派聲音。他們認為共產黨為無神論者,而與伊斯蘭信仰有所衝突;部分伊斯蘭團體也參與了50年前的剿共行動。戴萬平認為,檢討1965-1966年大屠殺的工作可能還要好一段時間才能有所進展,「只怕到時候許多史料已經不存。」

20160605-思沙龍-紅色狂潮半世紀!共產、民族、獨立 東南亞的深度探索.正修科技大學副教授.戴萬平.(陳明仁攝)
思沙龍講者正修科技大學副教授戴萬平(陳明仁攝)

「新南向政策」的歷史及文化底蘊

戴萬平分享自己在印尼的求學經歷中「並不感覺受到歧視。」他表示印尼人可以區分台灣人與中國人,對台灣人也相當友善。台灣約有20萬名來自印尼的移工,7月許多印尼人將在台北車站慶祝新年,「不知道今年台灣人將如何看待(這項活動)。」

戴萬平表示,台灣人大多沒有認識到印尼的複雜背景。他也期望大家能扭轉對東南亞的負面印象,並反省我們是否能對移工更加友善。

戴萬平並提到,目前東南亞研究的學者在台灣機會不足,許多博士生前往中國任教,這是蔡英文政府鎖定東協與南亞進行雙向交流的「新南向政策」中,所要注意的現象。近來對東南亞的討論多聚焦在經濟、貿易與投資上,但認識其背後的歷史與文化,也對了解今日的境況有很大的幫助。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