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視為掌握全台用電量實際數據關鍵的智慧電表,台電已在全台裝設20萬具,目前電表已陸續啟用、開始回傳用戶用電狀況,用戶也可以自己上網查看家中用電情形。專家也呼籲,台電未來可考慮在取得用戶同意的前提下釋出去識別化的用戶用電資料,以促進更多智慧電表的相關應用。
曾一度因通訊問題卡關、被質疑「打假球」的智慧電表,如今第一期20萬具都已陸續安裝完成,開始回傳用戶用電資料。台電預估今年要再裝40萬具智慧電表,最快明年中就能達到1百萬具目標。全台月平均用電700度以上「大戶」較多的地區,將會成為台電首要安裝智慧電表的對象,民眾也可以在自家的電費單上看到電表是否更換的訊息。
用電資料揭露以利節電 台電助用電戶「健檢」
安裝智慧電表後的下一步,則是利用這些資料來節電。台電副總王耀庭說明,智慧電表每15分鐘就會回傳用電資料,民眾若申請台電電子帳單帳號,登入系統就可以看到自家每年、月、日以至於15分鐘的用電狀況,可跨時段比較用電多寡,也可設定用電量上限及用電異常通知等。
而另一邊台電也會同步協助診斷用戶用電情形,除了會依用戶用電狀況建議採用時間電價及費率試算,更以北極熊及冰山做為用電比較指標、讓用戶一看就有感。好比當用戶今日用電量超過昨日、或是用電量比同區域高,圖示中的北極熊所能站立的空間就會越小,反之則越大。
據了解,台電也正規劃要為智慧電表用戶設計專屬入口網站,讓家中有裝智慧電表的用戶,能一次在網站中找到所有自家相關的用電資料及電力訊息,最快今年11月就會上線。
結合能源管理,資料運用更多元 資策會提醒:應注意隱私問題
由於智慧電表能蒐集即時的用電訊息,未來也將可結合「家庭能源管理系統」(HEMS),相關資料的應用也成為下一波關注焦點。資策會科技法律研究所副所長顧振豪指出,去識別化後的各戶用電資料有極大的附加價值,台電若能將去識別化的資料訂出合理使用規範,或透過中介機構授權給台電以外的機構使用,將可讓智慧電表所蒐集而來的資料有更多運用空間。
當民眾的用電資料被大量蒐集,相關資料的利用及隨之衍生的隱私問題,也將逐漸浮上檯面。顧振豪也提醒,家庭電力資料有相當多利用、發展空間,台電最好主動告知用戶自己正在蒐集、使用這些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