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鄉村不同的是,城市的貧民窟通常可以充當成為中產階級的跳板。例如,曼哈頓的下東城(Lower East Side)雖然貧窮現象十分嚴重,但許多卓然有成的人卻從這裡出身。定居下東城的猶太人,其所根源的文化原本就有重視學習的傳統,恰好他們生活的國家也正快速地擴展學校教育。巴西的奴隸以及他們的後裔,面臨的情況也許不像下東城那麼樂觀。他們數百年來一直處於沒學校可念的窘境,而巴西也不重視人力資本的投資。
人們自然可以看見窮困巨大城市的真實問題,而且認為這些窮人應該回到他們原先居住的鄉村,然而只有城市才能拯救開發中世界,而非鄉村。許多窮國的土壤極為貧瘠,這是貧窮的原因之一,而要它們成為全球農業的領導者是不可能的。農業生產力的改良總要運用新科技,但新科技卻會減少在農田工作的人口數量。光是這點就難以成功,因為農業改良顯然無法讓每個人都獲得富足。此外,要在窮國的鄉村地區進行開發本身就極為困難,要提供遠距離的基礎建設是相當昂貴的。
貧窮的鄉村如同一扇望向遙遠過去的窗,數千年來少有變遷。城市是充滿動力的旋風,持續地改變,讓某些人致富,也讓某些人受害。城市可能帶來不愉快,但也提供了富裕、健康與光明生活的機會,這些機會全來自於與世界各地的連結。農村生活也許比貧民窟來得安全,但這種安全意謂著世世代代都要過貧困的生活。世界最貧窮的地方,其現狀是極為可怕的,因此,城市的變化多端反而提供人們各種可能,尤其國家參與全球經濟時,最需要的正是城市傳遞的知識。
數量龐大的移民湧入城市,當然會對城市基礎設施帶來壓力;這是反對巨大城市成長常見的一項論點。但是,當新移民的湧入降低了城市長期居民原先享受的道路與飲水品質時,這些新移民卻從完全沒有基礎設施,進展到可以享受合宜的運輸與公用事業。為了讓城市基礎設施保持高品質而不讓人們享受基礎設施,等於是捨本逐末。真正合於倫理,同時對整個國家也能帶來經濟益處的做法是加強投資城市基礎建設,好讓更多人能夠受益。
政策如何助長貧窮
數十年來,公共政策試圖緩和隔離造成的傷害,但許多善意的干預與其說修補了城市的痛苦,不如說只是證明了華府的無能。其中一項做法是以免稅方式鼓勵企業在貧窮地區設廠,此即美國的活化特區(Empowerment Zones)與英格蘭的企業特區(Enterprise Zones)。我們在上一章曾經提到,活化特區的確能為貧窮地區帶來工作機會,但這種做法很昂貴;要抵免約十萬美元的稅捐才能產生一份工作。此外,我們還不知道這種就業方式是否真能為當地成長的孩子帶來長期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