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歷史研究者吳仁華的統計,1989年6月4日前後,中國當局總共調動20萬大軍進入北京實施戒嚴,也因此釀成了震驚世人的「天安門大屠殺」。當然,並非每位解放軍手上都沾染了鮮血,其中也有所謂的「良心犯」、或者說「軍人不服從」—第38軍軍長徐勤先少將與39軍116師師長許峰,便是最著名的例子。這批拒不配合鎮壓命令的軍官們,後來不是遭到清算判刑、就是被迫離開部隊,世人往往莫知所終。
在當初進京戒嚴的20萬部隊中,也有極少數的軍人後來願意公開說明當年經歷,甚至公開譴責當年的六四鎮壓暴行。2019年5月18日,在台灣大學舉行的「六四事件三十周年研討會」上,解放軍陸軍第39集團軍步兵第116師高射炮兵團李曉明中尉,便是其中一人。而研討會當天最令人感觸的場景,莫過於當年隸屬解放軍戒嚴部隊一員的李曉明,竟與遭坦克輾斷雙腿的學運成員方政比肩而坐,先後發表談話、回憶30年前的往事。
18日坐在一起的李曉明與方政,兩人在台上時而沉默、時而相視禮貌微笑。但李曉明在敘述天安門狀況時一度哽咽、整理情緒後才繼續回憶過往;坐著輪椅出席的方政則坦言意外,直說「還好李曉明是6月5日才進入天安門」,跟他的不幸遭遇無關,否則「我真不知道我現在會有什麼反應」。
第38軍—鎮壓天安門「首功」
專門研究六四歷史的吳仁華曾經指出,第38集團軍在六四血腥鎮壓事件中, 擔負著挺進天安門廣場最主要路線—西長安街的突擊任務,因此第38軍「最先對民眾開槍,殺人最多」。不過在六四背上血債的第38軍,一開始根本不願配合行動,因為軍長徐勤先選擇抗命,並在六四前夕遭到撤職。
不過此事在中國官方的公開文字中並未提及,僅在內部發行的《鋼鐵的部隊:陸軍第38集團軍軍史》 中,簡短記載了「原軍長徐勤先違抗軍令,拒不執行戒嚴任務」。根據吳仁華的研究,徐勤先最終被軍事法庭判處有期徒刑5年,但他拒不認罪,僅表示「不是歷史的功臣,就是歷史的罪人」。吳仁華認為,這句話顯然是將鎮壓行動的決策者鄧小平、楊尚昆擺到了歷史罪人的位置上。
「不惜一切代價,前往天安門」
在研討會上看來有些內向的李曉明,說自己是石家莊機械化步兵學院出身,1989年時他還是一名學生官,在39軍116師高炮團一營二連擔任雷達站站長,並參與了北京戒嚴。當時116師的駐地是瀋陽海城,進京戒嚴的具體任務是前往北京保護外國領事館安全。但在6月3日之前,大部分部隊都在北京郊區駐紮。直到6月3日才接到命令,要「不惜一切代價,準時到達天安門廣場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