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華為遭美國廠商集體斷供...科技公司重塑供應鏈到底有多難?

2019-05-21 16:30

? 人氣

華為HUAWEI三創體驗店。(盧逸峰攝)

華為HUAWEI三創體驗店。(盧逸峰攝)

美國政府禁止企業使用華為產品後,陸續有消息傳出,多家美國科技公司已經準備與華為切割。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據彭博社消息,向華為提供不同類型組件的英特爾(Intel)、高通(Qualcomm)、賽靈斯(Xilinx)、博通(Broadcom)已經向員工發出通知,暫停向華為供應產品。

與消費者最為相關的谷歌已宣佈暫停斷供,華為新手機今後不可以使用Gmail、YouTube、Chrome等谷歌軟體,華為海外市場被認為將受到打擊,但華為稱自己的產品和服務在中國市場不受影響。

華為稱對此早有準備,已嘗試尋找美國以外的供應商。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周二(5月21日)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時表示,華為已經做好準備,不會出現極端斷供。歐洲跟華為溝通很密切,華為也不會輕易排除美國晶片。

任正非還強調,華為「並沒有因為美國的禁令下來就沒有量產能力了」。

然而業內人士和專家分析認為,在一些核心技術和晶片等方面,要尋找替代品或自我研製並不容易。

美國供應商

英特爾是華為部分服務器晶片的主要供應商,高通向華為提供手機晶片及調製解調器,賽靈斯則向華為提供網路可編程晶片,博通就供應一些用作一些網路機器的可撤換晶片。

據彭博通訊社消息,四家公司已決定不向華為供貨,但這些公司均拒絶評論。

翻查資料,單在2015年,華為採購價值18億美元的高通晶片、6.8億美元的英特爾晶片以及6億美元的博通晶片。路透社報道,華為2018年對外採購部件花了700億美元,當中110億美元是從美國企業採購。

彭博社和《日本經濟新聞》引述消息人士透露,華為一早獲美國政府官員警告,要摸索美國以外的供應商,去年年底已開始,儲備大量的晶片和重要零組件,即使美國禁止企業向華為供應產品,華為亦可以運作三個月,部分重要組件可能面對更嚴厲的出口管制,所以儲存量會更大。

消息人士說,華為會就各組件尋找多間供應商,不希望依賴單一公司,以免其他國家跟隨美國對華為實施禁令。

貨儲量畢竟只足夠應付短時間,能否及時找到替代的供應商以及華為新研發的電訊產品是否用得上這些儲備晶片,也存在疑問。

羅森布拉特證券公司分析師孔茨(Ryan Koontz)說,華為目前仍然非常依賴美國半導體產品,在5G網路建設上,同樣可能會因為缺乏美國供貨而有所延誤,牽連全球的供應鏈,對全球電訊市場均會有很大影響。

美國資訊科技和創新基金會星期一發表報告,指嚴格的科技出口管治去令美國企業未來5年的出口銷售損失563億美元。

z
 

香港科技大學資訊、商業統計及營運學系副系主任許佳龍對BBC中文說,「高科技市場尋找替代品是很困難,因為這些替代品有專利上的保護,就算自我研發,首次要有高的技術要求,第二要確保沒有侵犯別人專利。」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