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開打一年多,這次真的讓台灣感受到「兩岸一衣帶水」,關係密切。除了貿易戰,還有一件事也「拉近了兩岸關係」──六四天安門事件三十周年。
最近中美貿易戰爭升溫,美國抵制華為,懲罰性關稅擴大到手機、筆電等一般消費電子商品。美國抵制、懲罰的產品,多是台灣在中國大陸生產銷美的主力品項,而華為也是台灣資通訊產業的大客戶。
中美貿易戰開打一年多,這次真的讓台灣感受到「兩岸一衣帶水」,關係密切。
除了貿易戰,還有一件事也「拉近了兩岸關係」──六四天安門事件三十周年。
在六四事件周年前夕,華人民主書院等團體在香港和台灣都辦了研討會。過去的經驗是香港人比台灣人關心六四,因為六四事件發生在香港主權即將回歸中國的過渡期,港人對事件造成中國、香港未來的影響深感憂慮。
於是在事件發生之際,香港民間積極動員救援民運人士;之後,每年六月四日在維多利亞公園都舉行大型紀念活動。維園六四燭光晚會的參與人數也成了香港重要的政治氣壓計。
不過,今年華人民主學院舉辦的六四紀念活動,台北的規模卻遠大於香港。六四事件重要當事人、中國研究的重要學者都匯集台北,研討活動的質與量應該也是全球一流的。畢竟天安門事件深深影響當代中國發展,如何解讀六四前因後果,對於瞭解中國相當重要。
為什麼會在台北舉辦這麼大型的六四研討會?其實一個重要原因是,與會許多來賓如今都進不了香港,他們不只列名中國大陸的黑名單,也是香港政府不歡迎的人物,所以客觀上已不可能把這些人聚集在香港討論六四事件。
長期以來,台灣民眾的中國認同比例都低於香港市民,許多台灣人對六四等中國問題也一直存著不知如何介入關切的尷尬感。不過,香港各方面的自由愈見緊縮,台灣竟意外成了在天安門事件三十周年之際,探討此議題的重鎮。而會場上,台灣研究者對此議題的掌握能力並不遜於來自海外的中國參與者。
近年來中國高速成長吸引了西方各種文化學術的投資,但也因政治上的緊縮,讓公民社會與思想領域束縛愈大,而香港一樣愈來愈沒有自由。台灣因此愈有機會與能力握有對中國問題、大中華區域問題,甚至亞太議題的詮釋權。
當年李登輝提出台灣做為「文化新中原」的口號,有些人或不喜「中原」這個概念,但今天的台灣的確可能爭取上述重要區域議題的話語權,做出不同於北京且足以說服世人的詮釋。
*作者為新新聞總編輯,本文原刊新新聞第1681期。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