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衛道人士可能會認為,過早的性教育反讓青少年未婚懷孕的風險大增,但近年來的新聞已成明鏡,正是性教育的不足才增加了「小父母」的數目,性教育的不普及更遑論親職教育。
各種措施緩不濟急 阻止虐童從身邊做起
行文至此,不難發現台灣的育兒環境在大、中、小尺度上都出現了「孔洞」,或許經濟因素是一大關鍵,但除非大環境改變,否則一胎一次的育兒補助也只是杯水車薪,而私幼公托化以及托幼補助的成效則有待觀察,「親職教育」與「性教育」或許才是根本之道。但總歸而言,台灣經濟停滯、托育環境不佳與封建觀念,讓所有嬰幼承擔集體共業,虐童案是所有大環節錯誤的總產物,而非社會風氣走歪,如何盡快將孔洞補起來,則考量政府的智慧,而非「撒幣」的政策。
不過,雖然幼童前景依然堪憂,社會仍有許多無名正義之士,看到虐童案總會第一時間跳出來伸張正義,令人稍稍感到寬慰,但有時也演變成「到場堵人」的衝突場景。我們仍得清楚,即使施虐者再可惡,「私刑正義」很容易拉近我們與惡的距離,也治標不治本。事實上,阻止虐童或家暴的最好作法就是「雞婆」,多關心周遭的生活圈與鄰居,若發現有住戶長期哭鬧或大吵,出入碰頭時可多關心該戶兒童外觀以及行為,甚至只是按個電鈴「借個醬油」,都能發揮非常有效的警示作用。遇到無法自己處理的狀況時,也可撥打113家暴專線,社工與警方便會到場處理。只要多一份推己及人的愛,不再自掃門前雪,就可能替一條垂危的性命開啟一道救贖之門。
*作者為私人企業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