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定今年3月29日脫離歐盟的英國,因為國內「硬脫歐派」和「軟脫歐派」僵持不下,脫歐時程持續延後。在2016年脫歐公投結束後接下首相大位的梅伊也因為黨內反對她的新版《退出協議》內容,24日黯然宣布將於6月7日下台,黨內各山頭已摩拳擦掌,準備要接下黨魁與首相大位。梅伊辭職後的保守黨以及英國脫歐的「荊棘之路」將如何走下去?
英國《衛報》25日指出,梅伊(Theresa May)24日於倫敦唐寧街10號的首相官邸前舉行記者會,宣布6月7日辭職,並表示保守黨隨後將展開推選新任黨魁(首相)的過程。歐洲議會選舉結果將在26日出爐,保守黨凶多吉少。此外,梅伊在新首相即位前仍將帶領「看守內閣」治國,並將接待6月3日至5日訪問英國的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
保守黨24日發布聲明稱,黨內將於6月10日開始的一周,啟動新黨魁選舉。保守黨內已經有多名國會議員表示有意角逐黨魁,313位黨籍議員將先選出兩位候選人,再由全體黨員票選,希望在7月中國會新會期開始前選出新首相。目前最被看好的梅伊接班人有「五王一后」,分別是前外相強森(Boris Johnson)、前脫歐大臣拉布(Dominic Raab)、現任環境大臣戈夫(Michael Gove)、現任外相杭特(Jeremy Hunt)、現任內政大臣賈維德(Sajid Javid)、前下議院保守黨領導人利德索姆(Andrea Leadsom)。
梅伊黯然下台,英國更接近「無協議脫歐」?
由於歐盟給予英國的脫歐寬限期只到10月31日,保守黨才要趕在如此短時間內選出新黨魁。新首相首要任務便是敲定新版脫歐協議、推動國會通過,因此想要競爭黨魁大位的候選人所提出的脫歐計畫,將是這次黨魁選舉中的重中之重。黨內「硬脫歐派」的代表人物強森已經表明立場,無論有協議或是無協議,英國一定要在10月31日離開歐盟。
硬脫歐派青睞「加拿大模式」
《衛報》(The Guardian)指出,強森和拉布傾向「加拿大模式」,也就是脫歐後與歐盟重新簽訂自由貿易協定。以加拿大為例,出口商品至歐盟可維持零關稅,加拿大須遵守歐盟的共同標準與法規,但仍保有一定的獨立性,例如可限制人員移動、不須貢獻歐盟預算等,且若想在歐盟成員國從事金融服務,須事先獲得許可。
如果歐盟無法同意「加拿大模式」,強森和拉布都寧願無協議脫歐。但保守黨溫和派與工黨都強烈反對無協議脫歐,也認為無協議脫歐不可能獲得國會支持。如果國會不同意無協議脫歐,新首相可以選擇解散國會,重新舉行大選,或是再次舉行公投決定英國脫歐的路線。
一旦二次公投登場,英國仍有機會「不離開歐盟」
雖然梅伊確定辭職下台,她提出的《退出協議》(Withdrawal Agreement)也三度遭到國會打槍,低內容很可能成為繼任者草擬新協議的基礎,例如在雙方公民權利保障、與歐盟的「分手費」金額等問題上,都可能沿用梅伊版協議。
《衛報》也點出,英國其實還是有可能繼續留在歐盟,如果新任首相決定解散國會,重新舉行大選,最終由工黨獲勝成為執政黨,工黨黨魁柯賓(Jeremy Corbyn)將面臨黨內要求舉行二次公投的巨大壓力。一旦二次公投成真,英國續留歐盟很可能會是選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