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崙曾說:「如果世界是一個國家,它的首都一定是伊斯坦堡。」伊斯坦堡(Istanbul),土耳其的第一大城,座落在土國西北部的博斯普魯斯海峽之濱,北連黑海,南通馬爾馬拉海,橫跨歐亞大陸,不僅是古代絲路的終點,也是歐亞的交通樞紐。公元前660年希臘人在此建拜占庭城,公元330年,羅馬帝國的君士坦丁大帝遷都此地,改名君士坦丁堡,後來陸續成為拜占庭帝國與鄂圖曼帝國首都。伊斯坦堡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與豐富悠久的歷史文化,讓它成為土耳其的文化、經濟、金融中心,目前人口逾1500萬。
這座伊斯蘭城市是東西方文化交會之處,古文明與現代文化在此碰撞出精彩火花,還有藍色清真寺、聖索菲亞大教堂、鄂圖曼帝國時期的托卡比皇宮等豐富的歷史古蹟,以及多元文化孕育的獨特人文風景,加上可搭船飽覽博斯普魯斯海峽風光,伊斯坦堡一向是全球熱門觀光勝地,2015年造訪這座千年古城的外國旅客超過1200萬人。
土耳其懷念過去的輝煌歲月,瘋狂而幾近盲目地急著打造生氣蓬勃的未來,近年土國積極爭取加入歐盟,希望在全球舞台扮演重要角色,並企圖利用地理位置的優勢,與全球最大國際交通樞紐的杜拜並駕齊驅。然而,近年土耳其的內部動盪造成安全疑慮,土國的野心也蒙上陰影。
2013年,土耳其爆發大規模的反政府示威,時任總理的伊斯蘭保守派艾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ğan)強勢鎮壓,造成社會深層裂痕,強人艾爾多安的支持者與抗議他日益獨裁的反對者造成國內氣氛越發緊繃。
去年的2次國會大選讓執政黨「正義與發展黨」(AKP)與擁有庫德族背景的「人民民主黨」(HDP)對立加深,土耳其陷入政治動盪,而去年10月首都安卡拉支持庫德族的一場活動中,發生死傷慘重的爆炸案,已當總統的艾爾多安藉著掃蕩恐怖分子之名,開始鎮壓爭取獨立多年的庫德族,庫德族以血腥暴力方式回擊,庫德族為主的土國東南部淪為戰區。
此外,土耳其與激進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大本營所在的敘利亞相鄰,但土耳其對抗IS的態度保守,外界甚至指控土耳其為了推翻敘利亞的什葉派(Shia)政權,與同屬伊斯蘭教遜尼派(Sunni)的IS私下往來,提供金援、武器及軍事訓練給IS。2014年敘利亞庫德族重鎮科巴尼(Kobani)遭IS攻擊時,土國擔心幫助西方消滅IS會讓土國境內的庫德族勢力壯大,因此裹足不前,而土耳其的這些舉措與態度也遭控是IS趁機壯大的一個原因。
然而,土耳其坐視IS這把火四處焚燒,激化中東地區的動盪局勢,這把火最終燒到了自己。近來IS攻擊土耳其的事件頻傳,第一大城伊斯坦堡自然首當其衝:今年1月,伊斯坦堡觀光景點藍色清真寺(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Sultan Ahmed Mosque)廣場發生自殺炸彈攻擊,造成12名德國觀光客罹難;今年3月,伊斯坦堡商業區的行人徒步區又發生自殺炸彈攻擊,至少導致5人身亡。6月28日晚間,土耳其最大機場、伊斯坦堡的阿塔圖爾克機場(Ataturk airport)發生3名自殺炸彈客的恐怖攻擊,造成42人死亡、239人受傷的嚴重傷亡,也是土耳其今年發生的第5起炸彈攻擊事件,土耳其總理尤迪倫(Binali Yıldırım)表示證據顯示,IS就是幕後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