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候選人要舉辦造勢活動?初選看「民調」,讓支持者留在家裡接電話,喊出「唯一支持」就好了!大選看「投票」,讓支持者在投票當天記得帶身分證跟印章出門就好了!何必勞師動眾幾萬人,一場投入上千萬元的活動經費呢?
以下從十個面向,分析大型造勢活動對於「一般民眾」、「政治勢力」、「新聞媒體」的影響力。
民主政治的主體是人民,首先談談造勢活動對人民有什麼影響?
(1) 從眾效應
人們在做困難選擇時,看到越多人和他有看法一樣,會更有安全感,而尚未做決定的旁觀者,也可能在看到「多數人的想法」之後,而在政治認同上加入看起來人多的一邊。
(2) 錨定效應
舉辦一場大規模造勢活動,會使民眾對「人數」這個指標樹立起高標準,競爭者將舉步維艱,若沒把握舉辦出人數更多,或更有亮點的造勢活動,擔心畫虎不成反類犬,可能就要放棄造勢活動,設法另闢路徑。甚至可以壓迫競爭者自我審視,如果無法營造同樣的民意態勢,不如早日執行退場機制止血。
(3) 取得正當性
「大位不以智取」,那要以什麼取呢?自然以「德」取之,任何一人要站出來競選高階公職,不能靠自己削尖腦袋往前衝,而是要搞出一個「萬民勸進」、「捨我其誰」的形勢,造勢大會越是人潮洶湧,就越呈現出候選人乃是「民意所趨,不得已而為之」的參選正當性,縱使人人都不免有負面新聞,然而是或非,都會因為民意的放大或忽略,而得到不同結果。
(4) 階梯效應
要說服他人,最困難的就是讓他口中說出第一個「Yes」,讓民眾承諾幫你辦第一件事,就更有機會說服他辦第二件、第三件事,民眾撥時間出席造勢大會就是給候選人的第一個Yes,接著要求民眾幫忙打卡、轉貼新聞、遊說家人朋友、動員活動人潮、募款等等,都會越來越簡單。民眾甚至會自動以「某家軍」自居,主動投入更多支持力道。
造勢活動對各路候選人紛至沓來請求支持的「政治大咖」們有什麼影響力呢?
(5) 西瓜效應
政治選舉跟商業的邏輯大不同,做生意如果市佔率第二名,只是營收比較少,每一個季度都有機會反敗為勝。但在政治場域上,勝選跟敗選就是長達四年的零和遊戲,可以擁有的行政權、人事權、財政權天差地遠,除了參賽的候選人之外,掌握選票資源的各路人馬也都在盤算要帶槍支持哪個陣營,才能獲取最大利益。一個候選人展現的聲勢越高,自然有越多股尚未表態的勢力趕緊「西瓜偎大邊」。
(6)開放入夥
候選人想要爭取更多勢力的支持,當然就要有開放「入夥加盟」的機會,造勢活動對參與群眾來者不拒,當然也開放各勢力可以「協助動員」,在這段過程中,候選人自然會跟各勢力建立友誼,算是一個開放加盟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