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國名稱謂很少國家像台灣如此複雜,一下稱中華民國,一下稱中華台北,偶爾偷渡台灣,搞得外國人昏頭轉向,關鍵在於國內能否建立全民的自覺與共識,並透過各種管道積極發聲讓全球正視到台灣的存在,進而支持台灣;這絕對需要經過漫長的努力甚至犧牲,問題是國人有這樣的認知與覺悟嗎?
以台灣鮭魚正名為例,台灣鮭魚棲息於亞熱帶地區的台灣中部大甲溪上游,據推測係於冰河時期洄游至台灣,在冰河退卻後,受水溫及地形因素陸封於高山溪流,為一冰河孓遺物種,具有其獨特的生物地理學價值,在學術研究上意義重大。早期日本學者認為台灣鮭魚在遺傳上並不具有獨特性,僅為日本櫻鮭的地域族群之一,台灣鮭魚的分類地位受到動搖。
然而經作者在內的台灣學者努力透過AFLP(分子標誌技術)研究櫻鮭家族的親緣關係發現,台灣鮭魚應是起源於櫻鮭家族之共同祖先並非起源自櫻鮭,亦即台灣鮭魚並非櫻鮭之地域族群,也排除台灣鮭魚是近代引進之外來物種的可能性,是「台灣特有種」,並由郭金泉教授研究團隊聯同台灣分類學者何宣慶博士,基於生態分布、形態、分子數據的觀點,向動物命名學報(BZN)正式提出台灣鮭魚學名應正名為Oncorhynchus formosanus的意見,並已於2010年接受刊登。
對於台灣這塊土地,不管先來後到,我們都只是過客。對於曾經對台灣邁向現代化有貢獻的人,不管來自何處,屬於哪一國籍都不應該被遺忘,也不能忘記他們對這塊土地所曾付出的心血與功勞,畢竟他們都是豐富台灣歷史的功臣。近來在撰寫發現台灣鮭魚論文時更發現在日治時代,許多動植物學者,他們先後來到台灣並以台灣做爲研究標的上山下海,為台灣的人類學、考古學、地質、氣候和動植物等「博物」的系統科學硏究紮下深厚基礎,其治學態度值得學習。
回頭看看當前許多土生土長的學者,喜歡躲在研究室閉門造車不喜歡田野調查,對國外歷史、文化、科技、經濟等如數家珍,卻對台灣本土的自然文物、歷史、文化等顯得生疏,加以政府長期不重視,使得研究本土自然生態經費少之又少(如黑熊、山椒魚等研究),缺人缺經費讓研究學者備感艱辛。在一中緊箍咒越唸越緊的同時,從太陽花學運所釋放出國內新生代對本土認同的強大能量也正在擴散,讓我們看到台灣的新希望,請用行動一起來寫台灣歷史!
*作者為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