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公布6月16日遊行的參與人數時特別提到,當天只計算途經原定遊行路線的人數。當天許多遊行人士使用非原訂路線前往遊行終點,但警方沒有提到,是否計算了這些參加遊行的人。
BBC中文另外也向「民陣」查詢計算遊行人數的方法,「民陣」回應指他們派出三批義工團在天橋等高點觀察,計算每橫排的人數,最後相加。而針對6月16日的遊行時,義工團按當時情況分工到非原定遊行路線按人流速度、密度和在場糾察報告的即時情況,作出估算。
除了官方和遊行主辦方,香港大學多年來都透過民意研究計劃,嘗試提供一個客觀的遊行統計數字。 計劃在去年的「七一遊行」透過人手在某一個高點進行點算 ,之後再以隨機抽樣電話調查方式核查,估計參加遊行的人數在2.6萬至3.1萬人之間,而警方和遊行主辦方分別指有一萬和五萬人參加該次遊行。
民意研究計劃總監鐘庭耀接受路透社訪問時指出,遊行人數的統計近來越來越政治化,「一邊越來越誇大,一邊就越來越壓縮,兩邊都已經脫離現實。」
各自解讀
香港嶺南大學社會學及社會政策系副教授陳效能留意到,許多傳媒在報道6月16日的遊行時都偏向採用「民陣」公布的近「200萬人遊行」的數字。她接受BBC中文訪問時指出,這個數字會被用來「達到某些目的」,例如如果一份報章希望強調一個立場,它就採用那個數字。
「不同的陣營或不同看法的人都可以根據這兩個不同的數字,去說他們想說的事情。」
翻查報道,大部份報道6月16日香港遊行的國際媒體都援引「民陣」所說的近「200萬人遊行」的數字,包括英國《衛報》、美國《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等。BBC國際媒體觀察部(BBC Monitoring)的分析也留意到,伊朗等地網民討論香港的遊行時,都使用這個數字。
香港理工大學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鍾劍華指出,警方提供的數字只計算依照原本路線遊行的人,但事實上附近的街道也有許多人在遊行。
他接受BBC中文訪問時說,他留意到警方近年似乎會故意把參加遊行或集會的人數壓低,他認為遊行主辦方會因應這種情況故意高估遊行人數,令公眾對遊行人數的印象不會被警方的數字拖下去。
鍾劍華認為,各界可以沒完沒了地為具體的遊行人數爭吵,但這並沒有意思,因為一個不爭的地方是遊行的確吸引了很多人參加,而最重要的反而是這些人的背景,例如是這次反對《逃犯條例》修訂的遊行。
「這次遊行多了許多年青人參加,也有許多之前沒有參加遊行的年長人士。我覺得遊行人士的組合更值得社會考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