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海岸現象檢視島國對待海洋的心態
邊陲是常被忽視的角落,門面則是必要時時注重、必要時常整理的空間。
垃圾堆置場、掩埋場、焚化廠、石化業的濱海工業區、有輻射、水溫或空氣汙染顧慮的核能或火力發電廠……這些我們設在海岸線上的高汙染或有嚴重污染顧慮的場區共有五十多處。顯然,我們習慣將社會斥拒的、不受歡迎的、高污染的,都推往最邊陲,最不會被抗議的海岸線。許多偏鄉海邊也是工業、建材廢棄物、家庭垃圾偷倒的場所,甚至不少墳場也設在海邊。
我曾參加過好幾次淨灘活動,許多段海岸邊的垃圾量宛如垃圾場,那冒煙、發臭的破敗景象,用慘不忍睹來形容一點也不誇張。這些海邊垃圾中數量最多的是塑膠類。固態塑膠不容易被大自然分解,許多生物如海鳥、海龜、鯨豚、魚類等,也會因為誤食而失去生命。
此外,臺灣海岸水泥化相當嚴重。消波塊、防波堤及其他沿岸工程建設,使非天然的水泥化海岸大約佔了臺灣海岸線的一半以上。照理說,天然海岸是海、陸之間長時期達成的微妙平衡狀態。若沒有做好水文調查,任何海岸開發(譬如築堤、建港、抽沙填海、拋置消波塊等等工程)都將影響這道大自然長久所形成的海陸平衡,造成海岸快速劣化的惡果。曾經帶一個外國朋友到東海岸某處海灣高點,他看到海灣灘邊築成綿長的消波塊長城,大發感嘆說:「你們在糟蹋國際一流的海岸線。」
防止海岸侵蝕的工程方法至少有二、三十種以上,拋置消波塊是所有工程中最等而下之的工法。問題在於,我們一直用最低等落後的工法對待海岸,數十年不變。這方面,可以參考高雄旗津海岸的離岸堤、潛堤等養灘工程,不僅未破壞海岸景觀,也為旗津海岸養出約70公尺寬的沙灘。
我們從來不把海岸線當成門面,應該是我們集體意識上一直認為海邊並不重要,所以,被如何對待似乎也無關緊要。除了「港口城市」外,臺灣似乎很少城市以「海岸城市」為榮,遑論以海岸為特色及資源來發展城市景觀與文化。我們用醜陋、缺乏生氣的水泥建物取代原本開闊美麗的海岸或海灣。過去,來去的浪濤如琴弓往復,奏響海岸線如鳴弦,如今浪濤擊打在水泥堤塊上,如戰鼓催嚎,氣氛肅殺。和諧轉而爭戰,是島國與海洋關係惡化的寫照。海邊不是垃圾就是水泥堤塊,不然就是重汙染工業區,下一代的島國子民,恐怕已經失去夢想海洋的機會。
尾聲:走一段海岸,能看見甚麼?
或許你會問,來到海邊,除了戲浪、玩水、吃海鮮外,還能看見(得到)什麼?
沿著海岸走,一定會遇到河口。流經陸域的河川,在臨海的下游河口展開雙臂,讓攜著豐富有機質的河水進入海域,鹹淡交匯。河口是重要的海陸生態通道,不少升溪型或降溪型魚族在這裡進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