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刺殺、被船撞、還被剪斷四肢丟回海裡…除了海洋垃圾,海龜在台灣還會遇到什麼難題?

2019-05-26 13:20

? 人氣

成立於2017年的「海龜點點名」公民社團,曾記錄一隻被命名為「小破洞」的海龜,背甲的左後部分有明顯的缺角,經專家研判很可能是被船隻螺旋槳打到的傷痕。圖為海龜「小破洞」。(島人海洋文化工作室蘇淮提供)

成立於2017年的「海龜點點名」公民社團,曾記錄一隻被命名為「小破洞」的海龜,背甲的左後部分有明顯的缺角,經專家研判很可能是被船隻螺旋槳打到的傷痕。圖為海龜「小破洞」。(島人海洋文化工作室蘇淮提供)

在珊瑚礁密布的海域,和看似笨重、實則動作敏捷的海龜一同在海裡悠遊,可說是每個潛水客最嚮往的浪漫之一,然而這些吸人眼球的海龜,不僅長期飽受海洋廢棄物污染所害,觀光發展、漁業活動、獵捕或刺殺等行為,都正嚴重威脅海龜的生存處境。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人為獵捕與「海龜刺殺案」兇手難尋

最令人記憶猶新的,莫過於本(5)月初,有民眾在小琉球美人洞海面上發現一隻龜殼破裂、奄奄一息的綠蠵龜,與一支藍色魚叉,立刻通報救援;日前海保署已公開確認該海龜「遭不規則銳器穿刺肝、肺臟致死」,不過並無證據顯示與海龜一起被發現的魚叉就是兇器,刺死海龜的行為人亦正由保七總隊調查中。

綠蠵龜是台灣公告之瀕臨絕種保育類動物,依照《野生動物保育法》規定,違法捕殺可處6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台幣20萬到100萬元罰金;追趕、騎乘等構成騷擾事實的行為,也屬違法範圍。事與願違的是,類似的死傷案件往往只見動物屍體、難以查獲兇手。

20190514 upload-羿雯專題-蘭嶼小海龜下海。(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程一駿研究室提供)*僅限本專題報導,不可重複使用或作其他用途
經過多年宣導,台灣現在已經少有人吃龜,大大減低為食用狩獵的可能性。示意圖。(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程一駿研究室提供)

海洋保育署海洋生物保育組專門委員柯勇全表示,過去對於有利可圖的盜獵式捕殺,例如鯨豚肉,可以透過追蹤販賣者與食用者去破解其利用野生動物獲利的結構,有明確的偵查程序可循,但上述的海龜刺殺案,更像是孤狼式的犯案,蒐證與偵查有較高難度,需仰賴民眾之間彼此留意可疑人士、公私協力。所幸經過多年宣導,台灣現在已經少有人吃龜,大大減低為食用狩獵的可能性。

在澎湖望安不只龜卵被挖來玩,還有中國近海獵捕的威脅

全世界7種海龜中,有5種會在台灣海域,分別是綠蠵龜、赤蠵龜、玳瑁、欖蠵龜與革龜,其中只有綠蠵龜會上岸產卵,且必定在原出生地。每年7、8月是綠蠵龜的產卵季節,地點集中在澎湖望安、蘭嶼和小琉球的沙灘上。1992年起,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教授程一駿陸續在3座島嶼上對產卵母龜進行生態調查,多年的研究中,他發現不同島嶼周圍的海龜正面對各自的難題。

程一駿指出,在澎湖望安,早期地方存在挖龜卵玩樂的陋習,甚至在劃設保護區、保育工作開始後仍有所聞,導致望安海域新加入的海龜族群數量不斷下滑,會在島上產卵的母龜,更從1997年的19隻降至2015年只剩2隻;經追蹤發現,海龜進入中國漁場後發報器信號會中斷,推測是受中國漁民捕殺所致,族群數量復原的機率極低。

澎湖縣政府農漁局野放15隻傷癒海龜回歸大海懷抱。(圖/澎湖縣政府提供)
澎湖縣政府農漁局野放15隻傷癒海龜回歸大海懷抱。(資料照,澎湖縣政府提供)

「漁民誤捕後不願剪破漁網,就剪斷海龜四肢再丟回海裡…」

除此之外,在台灣周遭海域,海龜面臨的生存威脅主要源於漁業混獲。根據海保署4月中發布的〈2019第一季鯨豚、海龜擱淺報告〉,今年1到3月108個海龜通報案例中,扣除58隻死因不明者,就有19隻海龜遭漁業誤捕。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廖羿雯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