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政府上台後為推動能源轉型、大力拉拔再生能源以取代核電,更預計2030年再生能源裝置容量佔比要達20%。台電董事長黃重球接受《風傳媒》專訪時表示,他贊成發展綠電、節約用電,但政府的考量過度往一方傾斜,而再生能源發展所增加的300到500億成本又反映在電價上時,電價勢必大漲。
「能源要全面關照各層面」 黃重球:只往某方面跑一定會有問題
「能源沒什麼難的,重要的是要全面性的關照各種層面,像價格、技術,只拼命往某方面跑一定會有問題,」曾任經濟部次長、後至台電當董事長的黃重球直言,政府可以做很多事、也可以不做很多事,全看主政者如何選擇。而能源問題看來簡單、談來談去就是幾個固定議題,但背後衍伸的政治性及技術性障礙,並非一般人所想的把電發出來就好。
黃重球舉社會上最敏感的電價為例,政府要為民間投資再生能源創造誘因,最有效的工具就是提高躉購電價,但最終成本都是轉嫁在消費者身上。黃重球分析,目前政府陸域風力發電的價格和電價差不多,太陽光電收購價則較電價稍高,也就是說每年全國必須在電價中分擔5、60億元上下的價差。然而根據他在擔任次長時試算的結果,若再生能源裝置容量提高至20%,電價和躉購價差價可能高達300至500億,所有成本也勢必反映在電價上。
「日本電費一度6塊,台灣才2塊多,但漲一點就叫死了,」黃重球強調,如果快速發展再生能源的代價是漲電價,就要看大部分民眾是否願意支持。此外,由於太陽光電價格會隨技術發展及普及率逐步下降,10年後的降價幅度也可能和現在不同,若短時間內就要衝高太陽光電量,後面幾年的價差可能會更大。
再生能源只想到量 沒想到效率及負載?
除了價格因素,技術對黃重球而言,也是影響再生能源發展的重要因素。「現在談太陽光或離岸風力,只談哪裡可以種、哪裡可以佈風機,但後續效率跟負載現在都沒人在評估,」
黃重球舉例,太陽能板目前多規劃放在偏遠地區,但因過去少有用戶,必須另外拉電線將電送出;電網佈建過程中,也恐碰上居民抗爭及相關法令問題。另一方面,由於太陽光電發的多是低壓電,一般都建議最好就近使用;若必須輸送一定距離以上才會接觸到用戶,中間耗損量可能也相當可觀。
此外,黃重球也指出,再生能源量大後、供電「鴨子曲線」也是需克服的難題。黃重球解釋,太陽光電在中午天熱時發電量大,但下午陽光一消失、發電量就會在5到10分鐘內驟減,此時火力電廠勢必得立刻啟動以彌補電力缺口。黃重球不僅擔心屆時火力電廠無法在短時間內緊增發電量,更直言若一邊用太陽光電、一邊讓火力電廠待機後急發電,總效率一定比現在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