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在野的國民黨舉辦總統初選國政願景說明會,五位參選人除了提出自己政策願景外,也將矛頭指向執政的民進黨政府。舉凡兩岸緊張對峙、經濟困境、青年低薪、能源危機、高齡長照不足、升學管道方式爭議不斷等等。
客觀而言,就如同2018年民進黨失去20年長期執政的高雄市首長選舉一樣,許多問題,千瘡百孔,已經難以改善,人民最後以政黨輪替的方式解決。在當時,國民黨藉的韓國瑜口號就是「貨賣得出去,人進得來,高雄發大財」,也就是以民生經濟議題作為選戰主軸,在極短的一段期間內,翻轉了整個選情。
彼時,民進黨政府出現執政危機,民氣低迷,特別是蔡英文總統的支持度岌岌可危。但是,從2018年底的谷底,在這半年來又戲劇性地急遽爬升。有的人認為這是蔡總統的小編團隊改組,有效地重新塑造蔡總統的個人形象,懂得迎合網路輿論需求。也有人認為,蔡總統在民進黨總統大選初選操作上,籌劃得宜,謀略成功,有效地整合了泛綠支持者,最後勝出。
不過,也有許多人注意到,蔡英文總統的民調提昇,與她在今年一月時對於習近平「告臺灣同胞書40周年」談話後「撿到槍」式的回應,以及近日香港「反送中」氛圍有關。換言之,國家認同生存,或所謂「臺灣人生存意識」又重新主導選戰的發展。最近的例子,蔡政府以「國家主權」、「國安疑慮」等理由,駁回臺北市長柯文哲送出的「雙子星」案,就是同一主軸的反覆運用。鎖定這個選戰主軸,就壓倒了其他坑坑洞洞的經濟、社福、青年、教育、民生等諸多議題。這些相較於「主權生存」的次要議題,就算問題再大,為了臺灣不要被「中國」併吞,都顯得微不足道。
當然,這種「臺灣主權」的選戰策略,在歷來總統大選中,早已是司空見慣。但必須指出,這種動輒以主權作為選戰主軸,具體來說,有三大問題,有的甚至可能導致致命式的重大災難,吾人必須警惕。
首先,主權問題成為了主導議題,許多重要民生議題不受重視或者就是以政策性買票方式,以短暫送利方式解決眼前爭議,將問題延後處理,卻可能最後難以收拾。近日農地工廠合法化就是明顯的例子,討好了一些人,但是埋下未來的農業、生態危機,怎麼解決?
其次,主權問題可以激起敵我意識,有助提昇選情支持。但是,在兩岸關係、國際關係的大戰略中,不是只有敵我衝突的零和遊戲,還應該要有共創雙贏的策略。更何況,現在臺灣雖然看似在「中美貿易大戰」格局中,處於美方運籌下,願意讓利的優勢地位。但是,大國角逐,小國孤注一擲,臺灣面臨極大的風險,隨時可能被犧牲,卻沒有後路,處於更危險的狀態。這是在國際互動中,必須有審慎考量的正確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