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從國內民情來看。從過去國民黨執政時期的「臺灣人,也是中國人」的身分認同,轉變到民進黨政府主張的「臺灣人,非中國人」認同。這樣長期以往,兩岸關係最後成為臺灣人vs. 中國人的異族對峙。倘若,臺灣國家實力真的足以與「中國」抗衡,這或許是一條可以選擇的路。但是,盱衡現實,政治人物、政黨為了選票、自身利益,刻意塑造、引領出臺灣民族主義意識,最後讓臺灣民族主義與中國民族主義對衝,這是不道德也不是明智的方向。這是主權作為選戰論述主軸的最大問題,也是最嚴重的致命傷。
在野的國民黨,能否在臺灣主權論戰上,也有發聲的機會,平衡當前民進黨政府的問題,這是非常重要的。舉例來說,此次參選國民黨總統初選的張亞中先生,扎扎實實地提出了國家認同的理念,對於兩岸關係有一個宏大論述。雖然,他並非吸引人的政治人物,缺乏選舉該有的宣傳包裝。沒有傳播技巧的政治家,短期內會在選戰中被淘汰。但是,沒有中心理念的政客,長遠來看,最終會被唾棄。民意如流水,民眾固然喜歡當家作主,但是也在等待領導者的引領,提供解決時代困局的方向。
吾人無須悲觀,相信民主機制,相信民主政治中的政黨相互制衡的運作,可以帶領臺灣開創新局,確保臺灣民主可以長久穩定發展。
*作者為世新大學口語傳播學系副教授。本文原刊《奔騰思潮》,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