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季要到了,有人說「畢業即失業的開始」,社會新鮮人雖不至於那麼慘,但對於台灣84萬新鮮人而言,絕對是償還學貸的開始。
前陣子美國非籍億萬富商Robert Smit在莫爾豪斯學院(Morehouse College)的畢業典禮演說,宣布替一群學生付清助學貸款(約台幣12億),引起美國社會熱議,也成為美國2020大選的話題,美國多位有意角逐2020的政治人物紛紛提出各種方案,以解決美國學生沉重的學貸壓力,例如美國參議員桑德斯就提出向華爾街課稅以免除大學學貸計畫。
而在台灣,學貸也是眾多學生要背負的沉重壓力,根據聯合徵信中心資料顯示,2019年4月為止全台學貸總人數有84萬人,總金額約1760億,個人平均學貸金額約20萬,以社會新鮮人起薪2.8萬來計算,要不吃不喝7個月才能還清。
學貸使大學生一畢業即負債,為了緩解畢業後的還債壓力,大多數學生在學時期就開始「打工還債」,平時透過打工賺取學費和生活費,以減輕經濟負擔,雖然有人說此舉可以提早社會化,了解職場環境,然而在一個人人生當中應是學習知識的黃金歲月,卻無法有足夠時間精力花在投資自己的學習上,事實上是失去教育原本該有的意義。
加上長年以來青年的低薪困境,社會新鮮人薪資每個月扣除學貸、房租、水電、交通等必要開銷,早已所剩無幾,面臨月光甚至入不敷出的窘境。
面對學貸還款的沉重壓力,許多人往往只能選擇將買車、買房、成家生子等規劃向後推遲,甚至早已放棄婚姻生子的念頭,此乃這個世代年輕人的悲哀。
目前政府從去年開始,推出「學貸新制」,學貸族可申請「寬限期」和「繳息期」。「寬限期」是畢業的第一年,利息全免不還本;「繳息期」最長可4年,期間只繳息不用還本。此外,針對月薪3萬5千元以下、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者,可申請最長四年的「緩繳期」,期間免還本金利息。
政府放寬緩繳期限固然值得嘉許,但美中不足的是──政府似乎低估社會新鮮人普遍的低薪現況。
綜觀要參與2020總統及立委選舉的各政黨,除了執政黨此項措施以外,目前在國會政黨聯盟的青年政策當中,有提出較明確地彌補現有措施不足的學貸政策。
即是讓青年步入職場後,具備一定程度的收入水準,再來開始償還學貸。
根據他們的調查去年主計總處公布平均月薪約5萬的標準,社會新鮮人平均起薪約28K,普遍至少要就業的8年至10年後,才能達到月薪5萬的水平。
因此他們建議以全國平均月薪為判斷償還能力的基準,讓負有學貸的年輕人在開始工作後,月薪達全國平均水準以上之時,再開始繳還學貸。
他們這樣的建議作法值得讚許,此舉一方面讓年輕人具有充足能量奮鬥事業,避免剛就業就面臨扛債壓力,一方面在月薪達到全國平均水準之前,能保有一定程度的儲蓄能力,或是將原本還款的資金拿去投資充實自己,具備更高的競爭力以提升薪資。如此一來,不僅減輕年輕人的扛債壓力,強化年輕人奮鬥事業的衝勁,更有餘裕來充實投資自己價值。
年輕人是未來國家生產力的中堅,期盼政府能更加重視年輕人所面臨的困境,給予年輕人一個友善的環境,一個看得見希望的未來。
*作者為私人企業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