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走進便利商店,會發現架上的飲料、零食、衛生紙等越來越多產品,包裝上印的不是製造商品牌,而是超商的Logo。超商的自有品牌大戰,已越演越烈,更讓超商和廠商的關係,有了新變化。
7月1日,全家宣布推出自有品牌FamilyMart Collection的環保日用品系列,包含可自然分解的環保餐具,以及由南僑代工的植物性洗衣精,打出天然、無添加訴求。這些年,沒有製造業背景的全家,在自有品牌領域急起直追,根據凱度消費者指數,2015年它曾躍升台灣消費者足跡成長率最高的百大品牌之首;目前約有200個自有商品,去年營收達35億元,約占整體營收的5%。
至於統一超,最近卻被業界人士發現,悄悄關閉了食品類自有品牌網站,並解散原本操作自有品牌的獨立單位。一位合作廠商指出,近4年來雙方合作品項不斷減少,相關營收也掉了近一半。對此,統一超回覆,這是內部組織調整,目前自有品牌產品數逾300項,將依類別回歸到各品項單位,做更有效資源運用,仍會續推自有商品。
對比3年前,為了重新定位,統一超將自有品牌7-Select分家為兩品牌「iseLect」和「Unidesign」,一切打掉重練。當時自有品牌年營收約75億元,還喊出兩年內營收破100億元的目標。如今,商周問及去年的自有商品營收,統一超僅表示,因組織結構調整,並沒有相關統計。
2007年,統一超開出自有品牌第一槍後,各大超商加入戰局。為何熱度不減?
「零售商開發自有商品不斷增加,在歐美地區,營收占比達3成以上。」商研院流通產業組組長林原慶解釋,零售商因握有消費數據,能掌握趨勢,加上可省去上架等成本,可提升毛利,長期來看也能建立消費者忠誠度。
不過這背後並不容易。超商開發自有品牌商品的途徑,一是與品牌廠商聯名,推獨家商品;二是找廠商外包代工。
初期,超商因經驗不足,大多聯手知名品牌廠,以擴大知名度。對超商來說,以通路優勢,祭出免上架費等條件,可降低售價搶市場;對廠商來說,透過聯名,可降低自己品牌被排擠的疑慮。然而隨著競爭加劇,自有商品淪為削價競爭;同時,傳出有超商為降低成本,自找廠商代工,但因品質未把關,爆發食安問題。經歷這些階段,如今,超商的自有品牌戰,開始轉型。
台大工商管理學系教授朱文儀分析,相較好市多(Costco)等大型零售商的自有商品,消費者要的是低價,超商客群著眼的則是便利性與特色,也期待高品質。因此,超商如何定位自有品牌,找到差異化特色,是最大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