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尋夢是年輕人的本色也是本能,但曾幾何時,台灣的年輕人連「尋職」都有了問題,何談「尋夢」?
青年失業已是台灣經濟重大問題之一,尤其是初次尋職的青年新鮮人。據主計總處統計:15~19歲失業率8.77%、20~24歲失業率12.38%、25~29歲失業率6.58,全國青年失業率平均約計9.24%,而初次尋職失業人口計104,000人,也就是全國初次尋職青年約有9,610人很難找得到工作。
青年初次尋職不順利,主要原因包含:「經驗不足」、「不知道自己適合哪方面工作」及「技能不足」;也由於經驗不足、不知道自己適合那方面工作,加上本身技能不足,讓青年的初次尋職總是必須花費更多的時間,造成經濟負擔更為加重。
「初次尋職障礙」是讓台灣年輕人夢想變成幻想的重要關鍵。如何跨越「初次尋職障礙」,讓青年「尋職」也敢「尋夢」?
降低青年失業率成為了各個參選人的政見重點,青年選票也成為眾多兵家必爭之地。
「國會政黨聯盟」提出了「讓台灣青年未來更好系列:初次尋職青年津貼擴大試辦」的政策,提出「三級區別設算」:針對每位初次尋職的青年提出經費投入5,000元、10,000元、15,000元,全國共須投入:至少約經費4,805萬元最多約計1億4,415萬元,即可成功協助初次尋職青年投入職場。
最近,在國民黨總統初選參選人之一郭台銘的支持下,宣捷集團也推動了「青年精準就業計畫」,第一期將投入5,000萬元預算以免費提供5個月職訓培養1,000位大專畢業生,希望在畢業後3個月內可以讓畢業生順利找到適性且兼具夢想的工作,也就是每人每月1萬元。
青年就是未來,若能夠有更多的政黨或政治人物可以提出更多更好的青年政策,相信台灣的未來一定會更好。也或許,「初次尋職青年津貼」可以讓更多企業家一起仿效並有連動效果,讓台灣青年可以「跨越初次尋職障礙」,可以「順利尋職」也能夠「勇敢尋夢」罷!
*作者為資深國會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