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學術研究發現,智商愈高則工作表現愈好,而且工作內容愈複雜則這個關係愈明顯。柯文哲很聰明,台北市長所處理的事情很複雜,因此柯文哲理應在市長職位上表現良好,但事實上未必盡然。問題之一在於,智商與工作表現兩者關係的研究發現中,所謂的工作表現是指考績或上司評分,但柯文哲的工作表現卻是由市民、媒體記者、或政治評論員來評定!
以類似於民調,由部屬評估上司表現的領導效能評估而言,實證結果顯示智商與領導效能之間的關係相當微弱,平均解釋能力還不到百分之3!換言之,聰明有助於做好本身的工作,但未必有助於當一個好上司。這個矛盾不但可以納入領導議題,也可以用在管理學第一章,強調上司與部屬對工作表現的評分不盡相同,另外也可以用在研究方法的測量章節,藉以說明不同的測量方式可能改變理論上的關係。
滿瓶不動半瓶搖
管理知識與經驗豐富也是柯文哲的特徵。雖然他不是商管科班出身,但是從霍桑研究、共識決、組織文化、到SOP和KPI,口中不斷冒出許多管理學當中的專有名詞。這些知識當然有一部分是來自於任職台大醫院期間的邊做邊學,但不能排除也有一些是來自於就學時期的醫務管理課程,以及抽空自行閱讀相關書報等等。但無論來源為何,柯文哲對管理的自信確實很高,早在競選期間就多次用「這麼簡單的事情都搞不定」來批評前市長郝龍斌!
但柯文哲真的算是管理專家嗎?當然不算(當然,我也不算)!勉強說來只是涉獵一些管理知識,具有管理職歷練的入門學徒,在精與博兩方面都只是站在起點。舉例而言,近期他推動的公文減章(減少蓋章數),鬧出兩種公文流程同時存在的集體造假傳聞,而他的對策居然是「內部申訴制度」,顯然並不知道喧騰一時的「再造工程」當中對於這類問題有何主張。同理,他在接受商業周刊採訪時,對於公園處長期以來要100輛寫130輛大表驚訝,顯然對於預算制度執行上常見的灌水問題毫無概念。這類事例都可以納入商管教材,讓學生體會到職場經驗未必能夠取代課堂知識。
實際上,不論稱之為理論或教材,商管知識可以區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描述性知識,也就是「實際上如何」,例如業者甄選新人時以面談最為關鍵,但大企業經常先行以應徵資格和學科考試進行兩階段篩選。第二類是規範性知識,也就是「按理應該如何」,例如學界的建議通常是智力測驗優先,若納入面談則理應選擇能夠獲得既定資訊的結構性面談。第三類是管理方法與工具,可以在特定狀況中使用,例如前述的智力測驗和結構性面談的具體內容。實際上,近期被政府納入政策的「大數據」,也只不過是資料庫和演算法這兩大類管理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