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易詩觀點:淺談道路設計與交通安全

2019-07-22 06:30

? 人氣

道路設計影響交通安全,應發展出適合國內交通環境的人本道路設計安全準則。(資料照,顏麟宇攝)

道路設計影響交通安全,應發展出適合國內交通環境的人本道路設計安全準則。(資料照,顏麟宇攝)

道路設計影響交通安全,但怎麼樣的道路設計才能提升交通安全?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在2018年發表了一篇關於汽車在路口轉彎時駕駛眼睛移動軌跡的分析,其研究結果發現超過半數的駕駛人在轉彎時,其眼睛並沒有對行人及自行車進行必要的掃視。這些駕駛在看哪裡呢?在看其他車輛、道路標誌標線等駕駛認為「更要注意」的地方。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研究進行前,計畫主持人預期駕駛人會有一定程度忽略掉行人與自行車,但沒想到忽略的程度會這麼嚴重。造成此現象的背後因素很多,研究結果初步認為主要原因在於駕駛人在路口要注意的東西太多了,行人與自行車顯然不是駕駛人優先注意的對象。國內尚未有類似的研究,但國內的用路環境更為複雜,汽機混合的車流環境、多樣的道路設施、發達的路側土地使用與經濟活動,行人與轉彎車的時相多半未完全分離,用路人必須要注意的要素更多。教育用路人正確有效的注意力分配方式是必要的,但道路設計亦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安全道路的設計」強調道路交通安全的先天體質,「道路的安全設計」則是強調道路交通安全的後天調養。道路開在什麼地方、道路的幾何設計都屬於道路交通安全的先天體質。若一個交叉路口開在下坡轉彎不遠處,就不是一個先天安全體質良好的路口;車子因轉彎,視距較短,下坡的車子速度快,剎車距離也較長,先天上自然相對危險。當然可以在此路口設置行車管制號誌 (紅綠燈),也可以在接近路口時設置號誌預先告示,甚至是超速照相機,但這都是後天的安全改善作法,其效果會受到用路人守規則的程度、駕駛技巧、天候環境等因素影響;一個分心,再踫巧遇上其他不利因素的組合,悲劇很有可能就發生。

新北市石碇區豐田里往彭山里的豐彭道路及隆盛里的深按道路部份路段路面龜裂及破損嚴重,經農業局於今(6)日改善完工,讓民眾開車更安全。 (圖/新北市農業局提供)
教育用路人正確有效的注意力分配方式是必要的,但道路設計亦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資料照,圖/新北市農業局提供)

若有一個安全體質良好的道路設計,接下來就可以思考細部設計如何讓用路行為更安全。以行穿線為例,其設置地點必須考慮駕駛人與行人的視距、上下游路口的距離以及行人的動線。當行穿線因現場限制無法設置在行人主要動線上,可考慮利用護欄或其他街道傢俱規範行人動線,減少行人違規行為,而行穿線寬度、無障礙設施、照明、標誌等亦須配合現場環境設計。考慮的因素雖然很多,但大部分都有規範可循;例如英國政府的行人穿越設計規範 (LTN 2/95 The Design of Pedestrian Crossings) 即明確規定在不同85百分位行車速度下之視距要求,以時速40公里每小時為例,其要求至少40公尺、最好50公尺以上的視距。相關的規範亦可見於其他許多先進國家,國內則主要規範在內政部營建署的「市區道路及附屬工程設計規範」並輔以「都市人本交通規劃設計手冊」。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