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快訊
20171031-SMG0035-快訊小紅條兒

留著要幹嘛?近年多是「這個族群」救古蹟修老屋 學者指原因在世代教育差異

2019-07-18 10:48

? 人氣

台灣文化政策研究學會17日晚間舉辦討論會,邀請相關學者、在地工作團隊,分享文資保存的實戰心得。圖為中壢五號倉庫藝文基地修復過程。(取自中壢五號倉庫藝文基地臉書)

台灣文化政策研究學會17日晚間舉辦討論會,邀請相關學者、在地工作團隊,分享文資保存的實戰心得。圖為中壢五號倉庫藝文基地修復過程。(取自中壢五號倉庫藝文基地臉書)

講到古蹟、文資保存,台灣人心中常浮現「被拆掉」,或者「留著要幹嘛」兩種想法,為促進大眾了解文資保存的現況,台灣文化政策研究學會17日晚間舉辦討論會,邀請相關學者、在地工作團隊,分享文資保存的實戰心得。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清大學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副教授榮芳杰表示,台灣文資保存的步伐,相較西方國家100多年的步伐其實很快,台灣1971年退出聯合國,世界遺產公約1972年頒布,當全世界一起討論這些事時,我們是脫節的,而到了2000年左右網路發達,才開始有機會接收國外資訊。

20190718-清大學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副教授榮芳杰。(台灣文化政策研究學會提供)
清大學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副教授榮芳杰。(台灣文化政策研究學會提供)

環境敏銳度變高 學者:起頭就是想了解自己

榮芳杰指出,台灣這幾年的文資保存運動,都是年輕人在發起,這有很複雜的因素,包含對國家、歷史認同的關聯,上一代過去包括歷史等科目的教育裡,是不認識地方的,但這世代的人,對環境的敏銳度則變高,會思考村子裡沒人用的房子怎麼了,然後去找答案,並找答案的過程中,發現課本裡沒有講的東西為什麼重要,起頭就是想去了解自己,所以他呼籲,要多關注自己與地方。

榮芳杰也指出,不過關注地方,不一定要給建築文資身份,透過公權力保存一定最快,但效果有限,大方向是要先關注地方,才能發現地方價值,可是大家對價值的認定不一,民眾對房子的定義,有很多不同價值,但缺少場合能夠互相討論。

他也以英國的文資信託機制表示,過去媒體上常見,有人發起募資保存老房子,像是一人捐10塊,買下老房子等活動,這些行動常被說是文資信託,但這其實只是募資與價購,放眼台灣所有文資信託運動,沒有成功的,英國的國民信託,是一群人先照顧一棟房子,做出業績,接著第二棟、第三棟,做得好才會得到信任,人們才會願意給他一筆錢去照顧古蹟,也英國是管理組織跟信託者之間,有合約關係,但信託者跟子孫還是能住在房子裡一輩子,歐洲、台灣之間還是有國情不同。

文化政策研究學會:無形文資消失的無影無蹤

文化政策研究學會企劃長繆子琳,則就維護無形文化資產的困難表示,有形文化資產、古蹟會被被拆毀或燒掉,很容易被注意到,但無形文化資產,因為存在生活中,當消失時,不會容易被發現,除非被干預到才會注意,像是被廟會、遶境影響交通時。

繆子琳談到,民俗是人集體生活的記憶,如大稻埕城隍遶境,不一定是有特殊性,是展現過去這些地方的人,有共同信仰、共同生活方式,很多人會覺得民俗跟生活已經拖節,但若換個角度,它呈現台灣過去的生活樣貌,可能是有些人從小的信仰,可能是小時候阿公帶他去看的,也可能是全家因為這樣團聚。

喜歡這篇文章嗎?

吳尚軒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