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弱勢,警察成了主導香港政府運作的主要部門,但他們也只能處理衝突場面而已。政府和親中派政治能量大受打擊,在基層社區的影響力也受損,連社區設施都無法絕對掌控。社區「連儂牆」愈來愈多,就是一大實證。
「連儂牆」(Lennon Wall,最早是約翰.藍儂〔John Lennon〕被刺身亡後出現在布拉格的追悼念牆)在二○一四年的雨傘運動時已於金鐘出現,參與者、支持者可以在便利貼寫上心聲和打氣加油的話,互相激勵。
今天連儂牆遍布全香港每一角落,據外媒統計,香港目前有超過一百個連儂牆,而大埔的連儂牆更「占領」了整個行人隧道的牆壁,極其壯觀。
連儂牆在社區的作用甚大,除了有慰藉心靈、療癒身心、減少輕生事件再次出現的作用外,更體現社區人士、居民對反送中運動的支持。而這些「反送中同溫層」社區的大量出現,更讓不少親中派地區組織和區議員陷於恐慌當中,擔心此氣氛將會嚴重打擊他們在十一月區議會選舉的選情。
港府挺警方,傳考慮分區戒嚴
這種遍地開花的抗爭模式,令整個政府、警方均疲於應付,完全無計可施。更有傳媒稱政府正在思考以「分區戒嚴」方式,處理衝突和示威的問題。打壓、恐嚇、大搜捕成為林鄭政府維持權力的伎倆,可是對整個局面毫無幫助。
一位朋友說,整個政府已經將手上政策全面暫停,不論爭議大或小,都同樣暫緩;而企業看到這樣的政治局面,也停止手上新增的投資和發展計畫,令經濟陷於低谷。
親中派、政府官員自視過高和拙劣治理手腕,使香港陷於萬劫不復的境地,可是他們至今仍然不斷幻想「暴力場面」出現,就會使民意重新回轉向他們那方,因此不斷挺警方、支持執法。在政府這種態度下,很可能讓警民衝突再度升高。二十一日金鐘反送中集會,令人擔憂警民大戰再次重現。
香港政府無力解決抗爭,有意讓抗爭暴力化,取得鎮暴正當性。
*作者為專欄作家,本文原刋《新新聞》1689期,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