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一邊密集部署亞洲反導系統試圖構建亞太版北約,一邊邀請日本加入由其主導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以加快與亞洲版北約的對接力度。在這樣的大環境下,2年一度的北約峰會於7月8日至9日在波蘭華沙舉行,北約秘書長斯托騰伯格(Jens Stoltenberg)8日稱,北約成員國領導人為向新世紀挑戰,作出加強威懾和防禦的決定。
為了使北約成為更快、更強、更有準備的軍事聯盟,此次華沙峰會經過前期籌備,決定將向波羅的海3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以及波蘭部署4個營數千人的多國部隊。此外,還同意在羅馬尼亞部署一旅的多國部隊的基礎上,在東南部量身定製一個新計劃。這是北約自冷戰結束以來,首次大規模擴軍。
烏克蘭危機後,俄羅斯對中東歐國家的威脅是北約在中東歐擴軍的直接導火線。北約此舉絕不只是應中東歐國家的呼籲,從而加強對俄羅斯的軍事威懾,這一軍事部署背後隱藏更大的目標—中國。
隨著中國迅速崛起,其觸角已延伸到北約腹部,中國與中東歐16國建立了「1+16」合作機制。自2013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執政後,中國明顯加大了對這地區的關注度。尤其是今年以來,習近平已兩次訪問這一地區,先後造訪了捷克、塞爾維亞和波蘭。
中國的深度介入令北約不得不加以防範,畢竟在中東歐16個國家中有12個北約成員國,1個準成員國蒙特內哥羅,以及致力於加入北約的波士尼亞和馬其頓。中國在此地區擴大的影響力必將影響北約的對外政策。在北約看來,中國的威脅主要有2方面。
其一,中國推動的「一帶一路」為中東歐國家與中國之間建設了密集的交通運輸線,這些線路不僅可以展開貿易往來,也能運輸武器和軍隊,提升了中國對這一地區的介入能力。目前從中國西部地區到歐洲已經開通10多條鐵路貨運專線,這些線路均途經中東歐國家,尤其是大國波蘭。部分運輸線路以中東歐國家為終點,還有更多的貨運線路以西歐國家為終點。
其二,隨著中國在這一地區投資的增長,中國將成為中東歐重要的利益關係方。中東歐是連接東西方的重要交通樞紐,是歷來的戰略要地。若中國深入影響該地區並加以控制,則將會對美國及北約構成威脅。美國學者斯皮克曼(Nicholas Spykman)曾言:「誰控制了邊緣地帶,誰就控制了歐亞大陸,並繼而掌握世界命運。」
由於中國的影響力日益上升,出於遏制中國的思維,北約不止在中東歐開始警惕中國,在東亞也有意圍堵。放眼東亞乃至整個亞洲,唯有日本與中國的歷史仇怨最深,日本也一直充當美國重返亞太戰略的急先鋒,在東海、南海和台海問題上追隨美國挑釁中國。這也正是北約重要成員國德國去年邀請日本加入北約的原因。
隨著歐盟債務危機和難民危機爆發,這些西歐大國更加擔心中國的崛起掩蓋他們的影響力,也更傾向於採取遏制中國的戰略方針。這也是法國防長在香格里拉對話會上揚言要派軍巡航南海的原因所在。
在北約眼裏,中國有龐大的體格和宏偉的戰略,更具長遠威脅性。因此,中國在加大對北約腹地的深度介入時,北約必定要予以防範。從北約在中東歐的擴軍到邀請日本入盟都是針對中國包圍的防範戰略。
*本文原刊《多維TW》月刊009期。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