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業一夕間樓起樓塌並非新聞,卻有一家公司,成立33年來,從未虧損,單憑一項產品,拚出全球第一。
它是全球出貨量最大的伺服器機殼廠勤誠興業,世界前三大伺服器品牌廠惠普、戴爾、IBM,及中國大廠聯想、浪潮集團,都是它的客戶。累計今年上半年營收成長25.29%,近5年平均現金殖利率近6%,比銀行定存利率高出5倍。
1980年代,電腦資訊工業興起的全盛時期,有超過30多家電腦機殼廠;但到今日,還專精只做機殼生意的,只剩勤誠一家。
其他同業現皆已跨足其他產品。例如營邦,從伺服器機殼向上整合,產品涵蓋主機板、準系統到整櫃系統,營邦副總經理林清暉說:「公司現在定位為伺服器廠」;迎廣則轉進遊戲機殼、準系統,也生產電源供應器。
別人轉型,它拚研發 銷售模式,像在麥當勞點餐
若以2015年與2011年絕對獲利成長數字來看,勤誠成長9%,迎廣則由盈轉虧,雖勤誠的獲利成長數字不如營邦,但勤誠每年穩定3~4元的每股稅後盈餘(EPS),凸顯其穩定性。
勤誠是這樣專注在伺服器機殼市場:
當大家思考轉型時,它想的是,伺服器客戶更重視穩定度。於是,專做伺服器機殼的勤誠,找上不同的元件供應商合作。它從研發開始,就跟合作夥伴一起共同研發、共享實驗室資源。
早在1999年,勤誠就有建立生態系統的概念。現從國內大廠台達電、光寶、康舒、全漢都是合作夥伴,後者也樂於透過前者,賣出更多元件。
於是,勤誠也累積更多知識,如它的資料庫中已可分析,一台伺服器放在玉山與平地,空氣稀薄程度會如何不同?要用什麼風扇、主機板怎麼排列,才能讓產品更穩定。
現在,某客戶要做監控系統,只要說得出機台高度、內裝幾顆硬碟、產品要放置在高山或濕度較高的環境等條件,勤誠就能立刻從資料庫裡撈出最佳化的機殼與模組搭配,兩天內將需求具體化,一週內打造樣品。
同樣客製,它成本低 30年資料庫,綜效發威
勤誠董事長陳美琪表示,依照客戶預算與需求,能提供最符合需求的商品,從平價到高階品,都能供貨。這讓勤誠既可提供客戶客製化的商品,又能降低成本與所需的時間。
DC資深分析師高振偉表示,勤誠30年的資料庫,已累積應對不同需求的方案,且當越來越多客戶加入,其經驗累積更豐富,開發一套標準品動輒7、800萬元起跳的開模成本,也會越攤越低,創造「一魚多吃」的綜效。
心無旁騖,做出差異 大小廠沒法做,只能找它做
現在,勤誠的差異化已做出來。這過程並不容易,勤誠必須專注本業,讓其他人願意跟它合作,還必須持續投資,其研發費用比例不僅在金融海嘯期間未縮水,且一套設計軟體就要上千萬元,全年得再花2、300萬元維護;一位研發工程師的養成期,也要3~5年。
陳美琪說:「人在順境時,更應謙卑與反思,」否則容易輕忽自己的弱點,以為能做好所有事。勤誠抱持專心做好一件事的態度,現在迎上伺服器市場未來5年產值增2成的浪潮,終在今日被大家看見。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商業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