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00萬年前,一顆至少10公里寬的小行星撞上地球,在墨西哥猶加敦半島造成巨大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Chicxulub crater),導致全球氣候劇變、恐龍滅絕。2013年2月15日,一顆直徑僅約20公尺(體積約6層樓建築大小)的隕石穿越大氣層,砸向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Chelyabinsk),致使1200人受傷,近3000座建築受損。
Asteroid 2019 OK Just Passed Earth And We Didn’t Even Notice – Science https://t.co/gEI3sdIU47 pic.twitter.com/Cxwd6MxhBv
— etechlooks (@etechlooks) July 26, 2019
改變軌道、重力牽引,科學家嘗試防範小行星威脅
澳洲旋賓大學副教授達菲指出,天文學家致力於開發2種以上的防範小行星技術,一種方法是提前察覺小行星的存在,花費長時間逐漸改變其運行軌道,另一種方式則是使用重力牽引。根據NASA說法,只要提前得知小行星的位置,NASA就能夠設法發射太空船到行星軌道附近,利用太空船影響行星受到的引力,促使其軌道改變。
達菲並不建議使用核武器炸毀任何可能撞上地球的行星,「這麼做的話,確實會製造絕佳的好萊塢電影場景,然而核武可能會擊中目標,也可能會失敗,無論成敗,結果都會導致小行星受到輻射汙染。」
「小行星2019 OK」已於25日掠過地球,不會再對我們構成威脅,然而其他體積特性與它相似的星體,依然是地球安全的隱憂。美國國會早在2005年即要求美國航太總署(NASA)在2020年之前,盡量找出宇宙中直徑大於140公尺的小行星,排除至少90%的潛在危險星體。NASA已經發現不少體積比「小行星2019 OK」(直徑130公尺)還要大的小行星,然而這項任務的進度只查到33%。
蒙納許大學天文學副教授布朗表示,「小行星2019 OK」的存在向我們證實,「太空之中仍然有我們不知道的危險小行星,它們隨時有可能不吭一聲地抵達我們家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