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無數外籍移工寶寶卻難脫離「非法」,關愛之家轉型困境:想救人,民眾先看的卻是膚色

2019-08-06 08:10

? 人氣

20190711-關愛之家文山據點(謝孟穎攝)
孩子沒有台灣籍也沒有印尼籍,無法使用任何一邊的醫療資源,成為無國籍彷若「透明人」一般的存在,媽媽也隨時扛著不知哪天會被警察抓到、連借的錢都還沒賺到就要被丟回母國的恐懼。(謝孟穎攝)

做這些之前,對愛滋、移工有任何認識嗎?楊婕妤坦白說:「我都不了解,只是看到他們那樣單純想說你可能會需要住,那就來我家住,我一開始也沒有想要做什麼倡議……」對於移工婦女這塊身為單親媽媽的楊婕妤非常有共感,她自己也當過單親媽媽,只能靠自己但又沒辦法靠自己,很需要外來力量的支持,因此她希望關愛之家可以像這些女性的「娘家」,問起文山區這座關愛之家場地怎麼來的,楊婕妤淡淡笑著說:「這我兒子買的。」兒子買的整棟樓她不拿來住也不炒房,她拿來收留一切需要幫助的人們。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楊婕妤的想法很單純,她只是記得自己無助的時刻、希望自己在有能力的時候幫助人,只是這不見容於社會──「我們在幫人,但別人覺得我們是沒有資格幫人的人。」楊婕妤嘆。30多年來台北市政府首長輪替多次,楊婕妤碰過曾有社會局長下令讓警察照三餐進入關愛臨檢、連社工也要盤查,也碰過議員大打關愛之家「非法」狀態、抹黑照顧不佳造成5個孩子死亡、要求關門熄燈,如今的台北市社會局雖然很希望幫助關愛之家轉型,局長陳雪慧點出3個極難處理的問題。

就連70歲的老人都會說「我家門口不要有坐輪椅的」拒安養院進駐 社會局看見民間機構轉「合法」3大無奈

為何關愛之家難以脫離「非法」身份?陳雪慧說第一問題是場地。法規上針對兒童、身障者、年長者都有相關基地面積、公共安全、無障礙設計等相關需求,雖然目前關愛的母基金會是合法立案的財團法人基金會,但在文山區的老牌安置場所是多年前就已尋覓的房屋,4層樓有2層都是防空用地,餘下面積無法滿足法定上一個孩子需要4.5坪的空間,楊婕妤雖然願將兒子購置的房屋拿來收留無處可去的移工媽媽,「如果在不合法場地照顧我們安置的對象,就沒有辦法立案,還是非法。」

20190711-關愛之家文山據點(謝孟穎攝)
楊婕妤雖然願將兒子購置的房屋拿來收留無處可去的移工媽媽,「如果在不合法場地照顧我們安置的對象,就沒有辦法立案,還是非法。」(謝孟穎攝)

為了走向合法,楊婕妤說目前關愛之家努力覓得南港的場地,但158坪只能收23個孩子才符合法規,目前在關愛的孩子人數是這3倍以上。雖然目前關愛在高雄有一處立案機構是合法的,現實是:「合法的話,要付出的成本是3倍。」

第二問題是難以解開的「歧視」。雖然北市社會局也在替關愛之家尋覓合適場地,問題是就算有合法場地,附近居民也未必能接受,陳雪慧嘆:「社會複製對東南亞移工移民的歧視在小朋友身上,覺得照顧這些小朋友的機構不是一個好的機構。」

安置機構被居民拒斥這般事件層出不窮,楊婕妤雖然碰過許多願意捐款給關愛的社區居民,但也在2005–2007的再興社區碰上管委會修規定「住戶不得將社區建物提供收容或安置法定傳染病患及精神病患」、打了一場訴訟也催生立院修法立法院修改《人類免疫缺乏病毒傳染防治及感染者權益保障條例》、做出這般明文保障:「「感染者之人格與合法權益應受尊重及保障,不得予以歧視,拒絕其就學、就醫、就業、安養、居住或予其他不公平之待遇。」

本篇文章共 5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225

喜歡這篇文章嗎?

謝孟穎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