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這2個理論本身並無好壞之分,因為都是從市場經驗中歸納出來的,看似互斥卻又同時存在,過去曾發生,現在正在進行,未來也會繼續。這是很普遍的現象,因為股市中可以看到許多股票以高估(價格高於價值)、低估(價格低於價值)或合理(價格等於價值,也就是巴菲特認為的「內在價值」)等不同的價格存在。
只鎖定成長型、穩定型公司
衰退型公司 價格誘人也絕不碰
以下我們以磐石理論和空中樓閣理論為基礎,利用DCF來解析股票的價格區間,以及折價收益、時間收益、溢價收益和成長收益等4種收益。
先來看如何用DCF解析股票的價格區間。一般而言,公司大致可分為3種型態:成長型公司、穩定型公司和衰退型公司。這3種型態的公司,都可以利用DCF算出其合理價格,但有可能會出現股價低估或者是高估的情形(詳見圖1)。
通常我們只談論成長型公司和穩定型公司,因為我們對衰退型公司避之唯恐不及,就算有時候衰退型公司的股票價格很吸引人,也沒有必要火中取栗。此外,我們還要了解一下什麼是「折現率」(discount rate)。折現率是根據資金具有「時間價值」這一特性,按複利計息原理,把未來一定時期的預期收益折合成現值的一種比率。
舉例來說,如果你向某人借錢,承諾1年後還他100元,隱含年利息3%,對方就只會借你97.087元(=100元/(1+3%)),這就是「折現」的概念,3% 就是折現率。若你承諾2年後還100元,隱含年利息3%,你就只能借到94.26元(=100元/(1+3%)2),以此類推。
接著,我們來設定便宜價、合理價和昂貴價,當作未來買進、持有、賣出的參考指標。
1.便宜價:折現率13%
這個13%是我假設的報酬率,與市場報酬相較,有4 個百分點的超額報酬,這是考慮承受個別公司風險的代價。
2.合理價:折現率9%
過去50年來,標準普爾500 指數(S&P 500)的年化報酬率介於9%~10%之間,美股是一個歷史悠久的股市,以9%當成投入股市應該得到的合理報酬率,比美國定存利息多了6 個百分點,這是投資人應要求的風險貼水(註3)。
註3:編按:貼水,投資人因為承擔額外風險,所要求的額外報酬。
3.昂貴價:折現率3%
假設把錢拿去購買10年期美國政府公債,每年可以得到無風險的3%利息,如果一項投資的預期報酬率低於3%,那還有任何價值嗎?沒有吧!所以我把折現率3% 訂為昂貴價。
從字面上你就能看出,當股價處於便宜價或合理價時,就是好買點,當股價超過昂貴價時,就應賣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