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ICAO面對「中國主導的殘酷現實」,國際參與應否兩岸協商引辯論

2016-08-16 11:31

? 人氣

台灣自2009年,每年都因中國的同意而得以參加WHA,今年因逢民進黨執政,不只很晚才收到邀請函,WHA更是在邀請函的開頭,就加註「一個中國」原則。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宋承恩:從台灣參與WHA的經驗,就知中國可每年卡我們

宋承恩指出,從台灣參與WHA的經驗,就可看出這個做法的危險,「中國每年卡我們」,已很清楚知道這條路走下去的後果,這是飲鴆止渴,「真的要嚴肅想一想,就像特洛伊木馬,看起來是好東西,實質上有毒,真的要拖進來嗎?」

如果台灣參與ICAO也要走WHA模式,宋承恩指出,陸委會應先具體說明,如何避免參與WHA遇到的問題「不會再發生」,這非改進不可,否則只是不斷給中國宰制台灣的機會,而若此作法制度化,台灣也將「香港化」。

台灣自退出聯合國後,3年前首度參與上一屆的ICAO大會,能成行是在中國建議下,獲當時ICAO理事主席之邀,以他的「貴賓」身份出席。

容安瀾:北京認協商是不可或缺

美國智庫史汀生中心東亞研究室主任容安瀾(Alan Romberg)當時事後撰文指出,在台灣最終能獲邀前,美國國會曾立法支持台灣成為ICAO的觀察員,中國對此嚴正抗議,中國當時並指出,只有國際組織和未加入ICAO的國家可成為觀察員,而台灣兩者都不是,中國也抱怨,兩岸未對此事協商。

對於總統蔡英文提出參與ICAO的做法,容安瀾以電子郵件受訪指出,蔡政府表達想與北京協商的想法,但從北京的觀點來講,兩岸協商是必要、不可缺的;另一方面,蔡政府雖以不同方式試圖證明它不會否認支持兩岸關係的基礎,但仍尚未以「九二共識」或其他方式對「一個中國」的概念背書,而北京非常堅持蔡政府必須這樣做,否則就沒有兩岸協商或台灣參與國際組織的基礎。

容安瀾指出,台灣在國際民航網絡扮演重要角色,讓台灣參與ICAO大會,甚至全面參與ICAO的各種活動非常有意義,北京也將受益。

他指出,台灣今年5月仍能參與WHA,的確是因為北京同意,而當時仍在前總統馬英九的任內,受邀的對象也是馬政府任內的前衛福部長蔣丙煌;而現在的情況不同了,他無法預期蔡政府參與ICAO的做法是否會奏效。

容安瀾指出,他相信台灣如果能參與今年的ICAO大會,台灣會做好準備,以證明台灣會是個「有建設性的參與者」(a constructive player),能參與更多區域性會議或ICAO的會議,與ICAO有更緊密的合作;然而,他不認為蔡總統會改變她拒絕接受「一個中國」的立場,因此他不能肯定台灣是否會受邀。

前美國國會研究處研究員:蔡政府與中國聯繫,是很好的發展

前美國國會研究服務處研究員簡淑賢(Shirley Kan)指出,如同她在2014年一份報告所說的,台灣參與ICAO的挑戰,包括如何說明參與所能獲得的實質好處、台灣對ICAO的技術性會議所能做的貢獻、以及中國的支持與否,「獲得中國支持,或至少默認」,一直是台灣能否參與ICAO的挑戰之一。

簡淑賢指出,蔡政府在很多方面,例如國際衛生與國際民航議題,試圖與中國持續聯繫,以利取得實質進展,這是「很好的發展」(a good development);她表示,很多國家都利用溝通的管道處理類似問題,不只台灣,美國也是。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