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3個月,裁員400人!當資金退潮,共享經濟巨頭Lyft和UBER,會從獨角獸被打回四不像?

2019-08-05 09:00

? 人氣

Lyft、UBER相繼上市,反而突顯共享經濟面對的困局

Lyft、UBER相繼上市,反而突顯共享經濟面對的困局

Lyft於3月29日登陸那斯達克,正式為共享經濟敲響上市鐘聲。Lyft以往在叫車服務市場的規模僅次於Uber,然而Lyft的蜜月期只有一天,掛牌首日收漲8.7%後,週一就大跌近12%、報69.01美元。Lyft就如同其他曾經虧損的獨角獸一樣,讓投資人陷入舉棋不定的僵局。下一棒即將登場(編按:Uber已於四月掛牌上市)的產業龍頭Uber,是否就真的前途似錦?本文將針對Lyft是否仍具市場潛力以及Uber的上市展望進行探討。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一、叫車服務第一股:Lyft的營運現況?

Lyft於3月29日登陸那斯達克,正式為共享經濟敲響上市鐘聲。Lyft以往在叫車服務市場的規模僅次於Uber,上市後首日開盤價報87美元,比IPO發行價72美元上漲21%。一天交易結束後Lyft收盤最終漲8.74%,收於78.29美元,首日交易量達7,000多萬股,市值為222億美元。

過去十年科技大廠如Alibaba、Snap、Twitter、Facebook先後上市,他們絕大多數在上市當天都是股價飆漲,造成供不應求,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大公司即使營收成長,上市期間仍難免虧損,因此盈利能力未必是成功上市的必要條件。但良好的營收成長絕對是支撐公司股價發展的關鍵,如Alibaba和Facebook。Snap和Twitter的營收成長則相對艱困(如下圖4-1、4-2)。

以Lyft的情況看來,2018年的淨虧損從前一年的6.88億美元攀升至9.11億美元,增加32%,但營收22億美元,是2017年的兩倍,叫車數81億筆,增幅超過10億筆。然而Lyft的蜜月期只有一天,掛牌首日收漲8.7%後,週一就大跌近12%、報69.01美元。

Lyft就如同其他曾經虧損的獨角獸一樣,讓投資人陷入舉棋不定的僵局,一方面不想錯失入手良機,一方面因市場龍頭Uber尚未上市,缺少比較基準,加上共享經濟的營運模式在上市後能否持續盈利仍有待驗證。本文將針對Lyft是否仍具市場潛力以及Uber的上市展望進行探討。

美國科技大廠上市後股價
美國科技大廠上市後股價(資料來源:Bloomberg)
美國科技大廠營收成長比率
美國科技大廠營收成長比率(資料來源:Bloomberg)

儘管Lyft股價起伏不定,但顯然其上市價格仍反映了投資人的胃口和期待,Televisory則指出,市場之所以仍然看好Lyft的前景,主要因為以下因素:

1.龐大可圖的市場:在美國,叫車服務仍然有很大的潛力可以取代擁車市場,市場上看上兆美元,從下圖亦可看出Lyft的營收和搭乘比率每年皆呈現攀升。

Lyft預定、營收以及搭乘比率
Lyft預定、營收以及搭乘比率(資料來源:Televisory研究報告)

2.盈利方式改善:Lyft的搭乘率從2016年的18%成長至2018年的27%,顯示Lyft提供給司機和乘客的補貼明顯減少,公司更重視如何從使用者身上獲利,並懂得如何善加運用司機資源。即使Lyft在這期間提供了促銷或折扣,搭乘者營收貢獻值在過去兩年內仍呈現倍數成長,顯示Lyft並沒有太多留客率的問題。除此之外,Lyft所主打的美國市場,在每趟平均搭乘價格上也遠比全球其他地方來得高。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