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拙著中摘錄的示意圖,假設選民係屬常態分布,則當兩個議題軸線所勾勒的空間,期欲存在三個均勢的政黨,在既有藍營佔據(統一,經濟右派)、綠營握有(獨立,經濟右派)的選民結構下,則第三新興政黨期欲壯大,勢必就得將政黨屬性聚焦於(中立,經濟左派)的光譜定位。以時代力量為例,從先前勞基法修法、以及實價登錄2.0的立場析之,時力確實曾希冀朝向經濟左派的光譜位移,藉此獲得更廣泛選民的青睞;然而,囿於原始支持者泰半存在台灣獨立想望的特徵,其又不得不在國家認同上,與泛綠陣營齊聲、甚至於更加的激進,使其終究偏離中立,淪為『小綠』的困境。相信這是近期時代力量分裂的緣起,又披上了小綠印象的結果,也就註定了其無法站穩均勢第三大黨的命運。基此,柯文哲市長所領導的『台灣民眾黨』,在兩岸關係中宣示採取務實路線,希冀在統獨議題上站穩中立的思維,無疑在力圖成為第三大黨的起手式中,已經邁出了穩健的第一步。
然而,在淡化統獨、避免政黨落入國家認同的窠臼後,如何讓黨聚焦在經濟左派的意象上,或許才是考驗的開始。誠如柯文哲市長自己曾評論的韓流現象,認為韓流是社會魯蛇的匯集,話雖刺耳,但卻有某種程度的真實性。正因為社會中自認為是魯蛇、覺得國家不公義的人民為數眾多,才造就了曾經席捲全台的韓流效應。唯可惜的是,這樣『一碗滷肉飯,一瓶礦泉水』的庶民印象,卻在陸續傳出鉅額選舉款、版稅爭議、以及豪華農舍的新聞後,浪潮驟然消逝。來得快、去得也快,這是魯蛇們最直白的反應,也是期欲坐穩左派意象的人物們,都該記取的教訓。
從現階段台灣民眾黨所報派的『郭王柯結盟』、乃致於可能的區域或不分區立委參選人析之,除了未獲既有政黨青睞的『失意政客』、以及市府內新媒體的小圈圈外,其他不乏有政二代、地方派系人士、乃致於話題性的爭議人物。這些檯面上浮現的人選,不論是含著金湯匙出身、抑或是少年得志的情況,根本上都是經濟優勢階級的表徵,或許霎時間得以循著話題炒作獲得鎂光燈的關注,但同時亦恐讓政黨的屬性,被貼上經濟右派的印象,使其無異於既有兩大黨的經濟論述,最終只能回歸到國家認同的單一軸線,看著兩大黨繼續發揮長期經營的穩固根基,讓自己在統獨議題發酵之下,遭到無情棄保的命運。
綜言之,個人對於『台灣民眾黨』有著無限的期待,挾著柯P所挾帶的政治光環,或許真有機會為台灣開創第三大黨的契機,終結藍綠競相以統獨作為政治提款機的陋習。然而,如何站穩均勢第三黨的政治光譜,真正奠下『擱置統獨爭議,實踐公平正義』的願景,就端賴身為黨主席柯文哲運籌帷幄的睿智了。
*作者為成功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博士,曾任勞動部機要秘書,現職為立法院法案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