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台灣在戒嚴走到解嚴過程中,有非常失序的狀態。」回憶當時看到的氛圍,蔣顯斌如此說道。
「過去熟悉就是三大報、老三台,之後可以看到非常多的媒體,陷入到⋯⋯其實到今天也是,陷入非常多的口水戰,當然很多街頭的行動,在我大學過程中,其實很多人心會不穩。」
蔣顯斌回顧,當時許多人都移民,房價也有波動,因為有人會為了移民就拋掉房子,「台灣從有一個比較清楚的社會輿論,進到百花爭鳴,但當時有很多人不適應,覺得這是不是比較好的一個方向?」
彼時蔣彥士正是國策顧問,但蔣顯斌表示,家庭裡的線條比較單純,祖父在家裡,基本上都沒有討論這些事 ,「但我作為一個大學生,也是走過混亂的過程,變成不知道該怎麼看待,台灣社會力被解放出來,所呈現的樣貌。」
面對社會變動的徬徨,蔣顯斌沒能在家中、課堂裡得到答案,卻意外在電視上,看到小野策劃、符昌鋒執導的紀錄片《尋找台灣生命力》,初見便立刻著迷,「我覺得那對我是很重要的接續過程,有論述當時國民政府到台灣,在台灣怎麼梳理一些國族的狀態,進入解嚴後,生命力是用怎樣的方式出來。回想起來,那是第一部非政治領導人成為影片主角的紀錄片,是以非常庶民的面貌來論述。」
蔣顯斌接著,又看了探討中華文化,遇上西方文明境況的《河殤》,「重新佈建我對於台灣或華人的理解」,也因為找到了尋覓已久的解答,對紀錄片,開始產生依戀。
在美國網路新創成功 想回台灣卻發現「晚了一步」
後來他遠赴美國史丹佛大學,攻讀機械工程碩士,專修人機界面,「當時在美國,人機介面還是很冷門的領域,現在UI、UX很熱,是因為賈伯斯做了iPhone,當時史丹佛才剛開始在討論;人機界面讓我很著迷,牽涉到工科,要寫成程式,又牽涉到心理學,對於人的場景要去研究。」
史丹佛畢業後,他本來想再赴哈佛讀建築,卻遇上學長洪瑞殷、林欣禾,找他共同創立華淵生活資訊網(Sinanet),「我就想說玩玩看,結果一玩就上癮了,做了一些事,一下子就讓全美國的華人學生,都在看我們網站。」
在美國成功後,華淵本來想回到台灣,卻晚了蕃薯藤、奇摩一步,同時中國網路也逐漸成長,搜狐、網易、四通利方開始出現,於是他們將目標轉向;1998年,華淵與北京四通利方合併,成為新浪網,2年後,新浪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看似前程一片榮景,卻遇上股市泡沫化,股價從58美元一路跌落到1塊錢,市場上的投資人,開始對網路這個新奇玩具失去信心,廣告資金也紛紛撤出。
儘管蔣顯斌他們分析用戶數據後仍覺得有一線希望,還不想放棄,但後來與雅虎爭併奇摩失敗,卻也讓新浪不得不面對現實、調整策略,「我們認為台灣市場,已經不太容易再洗牌,很僵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