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俞歡觀點:一場記者進不去的公聽會

2016-09-01 06:20

? 人氣

財政部舉辦國有土地清理與管理制度公聽會,卻拒絕媒體入場。(尹俞歡攝)
財政部舉辦國有土地清理與管理制度公聽會,卻拒絕媒體入場。(尹俞歡攝)

並非財政部的回應或未來修法方向不重要,但這完全沒辦法讓當天沒到場的人知道更多。新聞稿不僅對當天到場陳情的基隆貴美雜貨店、瑞芳快樂山等個案的訴求及發言隻字未提,更重要的是一件事關人民遭迫遷、國有地追討爭議的議題,就這樣被簡化成幾行短短文字,而當天各種為何該或不該保障佔用者居住權、政府「追討」國有地時該有的磋商程序、甚至「追討」的國有地公益性必要性討論,全部付之闕如。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公聽會不開放,豈不成了「私聽會」?

討論國家如何在活化國有土地時保障居住權,本來就是公共議題,有社會討論的空間;而媒體的報導,不就是為了提供未能到場的人了解、參與討論的機會?更重要的是,這些國有土地的「追討」,事關台北市6千5百戶、全台4萬6千戶非正式住居居民,以及國有土地的「真正所有人」、也就是每一位國民。難道居民、甚至是國民沒有權力擁有一個好好了解這些爭議和討論的機會嗎?而所謂的「專業」,若沒辦法和不專業者溝通、相互了解,又怎麼可能讓人信服?

「公聽會」顧名思義就是公開聽取意見之會,對公眾揭露之會,這也是為什麼公聽會必須開放的道理。公聽會除了聽重點在「公」,不是「私聽會」、「秘聽會」,不是只徵集少數人意見,受邀與會是意見代表,他們的同樣要受更廣大的「公眾」檢驗,若有不足之處,才得以補足之。如果財政部拒絕對公眾揭露,那就召開秘密會議,不能以公聽會之名取寵。

據悉,這不是第一場財政部不對媒體公開的公聽會。而財政部拒絕媒體採訪、拒絕公眾討論,背後究竟是自恃高高在上、拒絕與社會溝通,還是只願躲將整件事留在暗處不被發現?

喜歡這篇文章嗎?

尹俞歡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