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持香港資本市場的自由,是中國在中美貿易戰下的重要考量。有金融業者分析,中國深怕華為事件擴大,擔心美國對中國在美掛牌的科技股下重手,限制在美市場的交易。
上海無法取代香港功能
可以預見的是,中資企業到美國掛牌機會愈來愈低,在西方社會籌資也將日益困難,因此中國有意讓在美國的科技股回港上市。
阿里巴巴就是示範指標,一方面藉此再度提升香港國際籌資地位,另一方面不再讓川普(Donald Trump)有「鎖喉」中國科技業的機會。
過去香港資本市場曾經挽救過中國經濟。在二○○三至一○年間,中國進行一連串的金融改革,將國有金融機構進行財務重組與股份改革,讓工農中建交五大銀行到香港掛牌,透過港交所引進外資策略投資人,才得以救起中國差點崩潰的金融體系。同時港交所設立的紅籌股,將中國國有企業私有化,大大強化中國經濟體質。
永豐金前總經理蕭子昂,曾任摩根士丹利亞太區總經理,以其在香港待過十多年的經驗觀察,香港仍是中國對外籌資的重要市場,畢竟中國金融中心上海仍是個封閉市場,人民幣還不能自由流通,無法取代香港的地位。
他認為,在中美貿易戰不斷升溫的情況下,中國應該不樂見香港失去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只是反送中抗爭打亂中共的陣腳,讓北京陷入兩難。當前香港依然是中國對外的金流門戶,維持香港這個功能應該仍是中國的重要考量。
「反送中不是爭自由民主,而是一場階級世代的抗爭。」蕭子昂深有所感地說:「香港的問題在於年輕人畢業找不到好工作、買不起房子,更看不到未來。」香港回歸二十年,港府沒有解決民怨,還配合既得利益者炒高房價,導致港人貧富差距加劇,港府又任由中國內地人到香港搶工作與公屋;加上這場反送中,撕裂港人對警察的信心,對政府的信任感已消失。
曾在香港外資交易圈縱橫十多年,自稱半個香港人的蕭子昂,經歷過香港一九九八年亞洲金融風暴、二○○三年的SARS危機。
經濟利益再分配才能解決問題
蕭子昂認為此次反送中風暴,比較類似SARS,是單一事件。當時因SARS在香港蔓延,嚴重到變成香港金融危機,外資恐慌到一度想撤資、撤僑、撤公司,香港差點變空城;事件之後,香港快速恢復,重新站回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他表示此次也是個別事件,只是相對棘手,「挑戰比SARS時更大。」蕭子昂說,現有的遊戲規則已經無法解決香港內部紛爭,唯一方法是資產重新分配,進行大規模的土地改革、增加公屋的供給,政府必須讓既得利益讓利,讓居者有其屋,讓年輕人安居樂業,才能解決香港內部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