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混凝土能用來鋪設人行道和蓋高樓,無疑是轉變人類命運的偉大發明,然而全世界7成人口居住於混凝土建築內,背後隱藏了可怕的危機。美國資深環境調查記者貝澤20日在《時代》撰文指出,混凝土雖然是便宜又方便利用的建材,但也同時帶來環境負擔,不僅混凝土材質本身加劇城市熱島效應,其生產過程排放的廢氣也會傷害自然環境、加速全球暖化。
混凝土帶來環境沉重負擔 但需求龐大難已禁用
貝澤(Vince Beiser)深耕環境調查報導多年,2018年8月出版《世界在沙粒中:沙子的故事和它如何改變了文明》,介紹沙粒資源與其衍生的混凝土產品對人類生活的深遠影響。貝澤在《時代》(Time)撰文表示,自從20世紀被廣泛使用,混凝土已經改變數十億人生活的模式,給予我們建築水壩、高樓大廈和輕鬆往返各國的力量,醫院和學校能夠快速建造和修復,柏油路能讓人們通往他們想到達的地方。
當要建造容納大量人口的居住空間,混凝土可說是超便宜又便利的建材。貝澤分析,即便是一個人也能自己混合混凝土來搭建可用的避難所;預算充足的承包商只要幾天就能打造出高樓的地基。這一點奇蹟已經成為現代城市的骨架,連結所有公寓社區、購物中心、辦公大樓和多數的道路。據估計,有7成的世界人口居住在包含混凝土成份的建築內。
然而,混凝土除了幫助人類文明發展,也帶給人類和地球沉重的負擔,包括近年世界各地均有感的高溫熱浪。當氣溫上升,無止盡的混凝土街道、牆壁和屋瓦放大高溫的作用,創造「城市熱島效應」(urban heat islands),甚至產生致命的後果。貝澤指出,死於高溫氣候的美國人,多過於颶風、閃電、龍捲風、水災和地震等自然災害。
混凝土相關產品更讓問題加劇,水泥業製造5到10%世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與火力發電廠、柴油車成為三大全球暖化元凶。貝澤警告,因為建築所需,我們無法完全停用混凝土,但在全球暖化的時代,我們必須認真思考它真正的代價。
混凝土是沙、礫石和水泥的合體,但為了滿足製造業的需求,每年世界從地表淘出數十億桶沙粒,大多來自河床、湖底和沙灘。這個過程經常消滅溪流生物、傷害珊瑚、損壞橋墩和崩坍河岸。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2014年報告評估,全球對於沙子和沙礫的需求,保守估計已達「每年400億噸以上」,發出「沙子危機」的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