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從台灣人最高利益思考

2016-09-06 05:50

? 人氣

核四封存背後,還有一群努的工程師。(資料照/吳逸驊攝)

核四封存背後,還有一群努的工程師。(資料照/吳逸驊攝)

當以台灣人最高利益去思考時,連基層的勞工都會支持。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我願把核四龍門廠工程的例子,做為當今施政者之參考;反之,您可能保住著了官位,但卻失掉了歷史的定位。

8月31日回到龍門電廠看看老同事,有幾位同仁就説:「廠長,你總算講出了龍門電廠硬體的特色!然而,我們在建廠及測試過程中的點滴,軟體及文化的部分,你是否也反映給社會大眾知道,否則,我們長期被人誤解,實在不甘心!隨著電廠的封存,這些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工作文化,也會隨之淡忘了。」

20年前,政府決定重啓核四時,當時許多台電核能工程師正值壯年,因為有了核一、二、三廠的寶貴經驗,個個都想把核四廠建成他們心目中最理想的電廠,以目前來看,有些作為確實是高瞻遠矚,例如在山凹處建低輻射廢棄物及用過燃料的儲存機制;在高層117米的山頂,建一個生水池儲存生水,若急需時只需要重力,儲存的水量即可自動充滿二部機組用來保護反應爐的圍阻體4至5次,避免反應爐過熱,這些美好的設計,都是福島、甚至美國及日本核能電廠所欠缺的!

同樣地,這些懷抱著高度理想的工程師及工程顧問公司,也引用了諸多在日本及美國都未曾實踐過的工業法規,且因為採購法的限制及電力公司經營型態的改變,幾乎都是發包施工,困難的是,包商仍然抱持著傳統的觀念,導致施工狀態確實有些雜亂,例如在幾乎可繞全島二週的信號線卻混雜交錯,這種狀況可能導致將來測試時訊號不穩等等,當時的台電高層下了很大的決心⋯⋯退線,一切重來!

在那個時候,工程進度不順暢,再加上反核人士無情的批評,工地氣氛低迷,公司高層要我負責纜線重整的工作,雖然工作已進行一、兩星期且包商天天出工,仍然沒有什麼進展,我百思不解。

有一個星期六晚上大概9點多,我打了電話給我的主管説:「我想通了,工作人員必須要知恥,才能近乎勇!」因為當時,包商及台電工程人員都推説:「這些工作,不是我做的。」但既然要承接,必須照單全收,不要再推給別人!就如同,小英在民進黨全代會上説的:「不管是結構性的問題或目前造成的,既然要執政就必須全部接受!」

也因此,我們想到改變要從心改起!士氣提昇最重要,既然,這是個台灣人自己蓋的電廠,成敗要台灣人自己承擔!

每日的出工前會議,我當著三百多人的工班、台電工程人員、顧問公司(包括奇異及日立)説出這工程對台灣能源的重要性,台灣人不要在國際社會上失了面子,倘若國際人士來參觀看到工地的狀況,他們很快就會mail出去!愛台灣就是要把工地現場弄得整潔及乾淨,說著說著,不由得帶領著大家高喊:「台灣人,加油!台灣人,加油!台灣人,加油!」就這樣,激起了大家愛台灣的心。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