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選舉分析:新科立法會「民主建制均呈碎片化」

2016-09-07 09:53

? 人氣

香港建制派在本次立法會選舉中丟失議席,但仍保持過半數地位。(BBC中文網)

香港建制派在本次立法會選舉中丟失議席,但仍保持過半數地位。(BBC中文網)

經過意外地漫長的點票過程,「雨傘運動」過後的首次香港立法會選舉結果終於全部揭曉。從表面看,非建制民主黨派在70席的議會內佔據了至少29席,一些團體視之為勝利。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但正如選前多數分析所言,傳統泛民主派的議席減少至22席,得依靠「傘運」後新興的激進政團才能維持「關鍵24席」,可否決議案。

外間分析早已預期新的民主派內部呈現「碎片化」,堵截「不得人心」法案的能力存疑。然而,接受BBC中文網訪問的學者指出,建制派同樣將面對「碎片化」問題。

由此,香港未來四年的政治格局似乎更見凌亂。

能力制衡?

香港政界與政治學者對於新衍生的民主黨派還沒有一個較統一的分類。一些媒體籠統稱呼非建制派,而當中包括泛民主派,以及泛民內部早年已出現的激進民主黨派。

一些媒體選擇把新興的團體分為「激進本土派」和「自決派」,前者包括政團青年新政,以及熱血公民、普羅政治學苑和城邦派香港復興會組成,俗稱「熱普城」的選舉聯盟,後者則包括「傘運」學生領袖組成的香港眾志黨和三名獨立當選人。

兩個陣營的政團均非全部支持「港獨」,但也有分析人士——而這包括親北京陣營——將這些新興組織統統稱為「港獨派」,又或稱之為「本土派」而同時視所有組成政團為「港獨」支持者。

香港泛民主派公民黨立法會議員毛孟靜慶祝當選連任(5/9/2016)
泛民主派議席在「本土派」挑戰下有所減少,更有數名資深議員落馬。
香港眾志立法會選舉當選人羅冠聰(中)在銅鑼灣街頭向選民拜票(5/9/2016)
羅冠聰(中)與黃之鋒(左二)組成的香港眾志強調主張「自決」而非「港獨」。
香港青年新政立法會參選人遊蕙禎在九龍大角咀拉票(4/9/2016)
九龍西當選人遊蕙禎所屬的青年新政與倡議「港獨」政團本土民主前線結盟。

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說,泛民主派與「本土派」之間缺乏互信已屬必然,而正因為新政團之間各有不同立場與意識形態,加上他們許多都是「議會新丁」,毫無經驗,以後非建制派要協調聯合行動將更見困難。

不過,馬嶽也對BBC中文網說,建制派「有自己的分裂跟矛盾,他們共同行動也會比以前困難」。

「建制派那邊有40席,但是民建聯(民主建港協進聯盟)作為『最大黨』,它佔的比例也比以前減少,第一代領袖事實上也大部分退下來。所以它要再領導建制派也會比以前要困難一點。」

香港教育大學協理副校長兼社會科學系教授盧兆興對BBC中文網說,無論建制派還是民主派都出現了嚴重的「碎片化」問題,但相比之下,他認為泛民主派的表現其實並不差勁。

「因為它們在碎片化的過程中達致了世代更新、交替。我們可以看到許多新的、年輕的議員給選進去立法會,而過去政績良久的議員都落馬。」

「建制派『配票』很成功,但由於這次選舉投票率非常高,很多年青人投票,『首投族』都是投給一些新的候選人,所以建制派的表現實際上是有點差。」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