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從香港立法會選舉再看「今日香港明日台灣」

2016-09-08 06:53

? 人氣

現年23歲的Natalie說,她是在雨傘運動期間,看到朋友轉發的文章,才開始關心香港政治與身為「香港人」與中國的差異,Facebook是她獲得本次立法會選舉資訊的重要來源。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特地從新加坡回香港投票的Desmond說,他因為在英國讀書而錯過許多次香港選舉,但他身邊一些台灣朋友不辭千里從英國回台灣投票,激勵他這次回港,在「香港民主日漸崩壞」的情況下「投下有可能造成改變的一票」。

「本土意識、世代交替、貧富差距,是影響港台兩地最近幾次選舉結果的重要因素。」在香港獲得博士學位,研究領域為中國研究、比較政治經濟學的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林宗弘接受BBC中文網採訪時表示。

「同步與共鳴」

台灣太陽花運動佔領立法院總計585 個小時。林飛帆為圖片正中穿深綠外套者。台灣太陽花運動佔領立法院總計585 個小時。林飛帆為圖片正中穿深綠外套者。

社運組織「島國前進」發起人林飛帆周二(9月6日)對BBC中文網表示,他從這幾年中觀察到: 「當台灣的政治空間被中國壓迫時,香港的處境也不會好到哪裏去,有一個同步的效應。」於是兩地的公民運動領袖「會分享對情勢、對北京態度的判斷。」

林飛帆說,2014年台灣發生太陽花學運時,一些香港公民團體成員來到台灣,他就是在這時候認識羅冠聰以及朱凱迪團隊,並利用網路保持交流。

羅冠聰。羅冠聰的民調長期在1%到2%間徘回,但最後以第二高票當選,他本人也表示驚訝。

羅冠聰在當選後接受BBC中文網訪問時表示,「台灣人對自我身份有很大認同」,他從台灣經驗中體認到:「香港的抗爭精神要從身分認同上著手。」

立法會投票日前的最後一個周末,青年新政等本土派團體舉行「香港民族備戰大會」,因為宣揚「港獨」而被取消參選資格的梁天琦,在演講中提及台灣政治進程。

他提到因爭取民主的「美麗島事件」而坐過牢的現任高雄市長陳菊,以及為爭取言論自由而在1989年自焚的《自由時代周刊》創辦人鄭南榕。

「香港民族備戰大會」集會現場。當天約有400人聚集。
「香港民族備戰大會」集會現場。當天約有400人聚集。

一名來自台灣的鄭姓大學生也參與了這場香港本土派集會。他將「今日香港明日台灣」的口號進一步完善為「昨日台灣今日香港 」接著「今日香港 (也許)明日台灣」。他從雨傘運動之後開始關心香港政治,他認為香港現在爭取民主、本土的過程,有著和台灣過去相似的軌跡,而北京政府對香港的態度,台灣可以視為借鏡或預告。

中研院副研究員林宗弘表示,雖然台灣和香港共同處於「中國崛起」的背景之下,內部面臨開放貿易導致貧富差距擴大、青年世代失業等問題,但選舉結果仍應回歸各自的社會結構面。

「明日香港」

25歲的游蕙禎代表青年新政參選勝出,是受到矚目的政治新人之一。
25歲的游蕙禎代表青年新政參選勝出,是受到矚目的政治新人之一。

對於「新面孔」加入香港立法會,林飛帆認為這是香港公民社會與不同立場政黨對話、合作的新契機。他認為台灣很可惜沒有把握「新國會新氣象」,重整不同光譜的反對派聲音再進一步壯大。

林宗弘則預測,本次香港立法會選舉結果不是北京政府所樂見,北京政府肯定會有下一步動作。雖然中國官方對蔡英文政府採取「冷淡」態度,但另一方面卻大加鼓勵台灣青年到中國創業、交流,林宗弘認為中國正在「把台灣太陽花世代的對抗性減弱」,這是香港青年世代也可能面臨的未來。

本文原刊《BBC中文網》,原標題〈從香港立法會選舉再看「今日香港明日台灣」〉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