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大系統神經科學研究所經由實驗發現,烏賊具有數感,能從不同數量的蝦群中,選擇較多的一邊,且數量越多時,烏賊選擇的時間也越長。該研究為全球首篇證實烏賊具有「數感」能力的研究,論文也登上《自然》(Nature)期刊,獲選為精彩報導。
清大系統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焦傳金表示,過去研究發現猴子、蜜蜂、麵包蟲等動物都有數感。烏賊是無脊椎動物中腦神經最發達的,一般認知烏賊會偽裝,具有智慧,但並無研究實證烏賊具有數感,因此焦傳金與學生楊璨伊以烏賊的捕食行為進行實驗,觀察烏賊在食物數量上的偏好選擇。
焦傳金與楊燦伊把2個透明盒子分別裝入不同數量的蝦子,讓烏賊用其捕食的「攻擊腕」(最長1對觸手)選擇。烏賊在不同活蝦數量的實驗中,紛紛選擇數量最多的一邊,且數量越多時,烏賊選擇的時間也越長,證明烏賊真的「有在算」。
除了能判斷蝦子數量,焦傳金指出,烏賊也會根據食慾改變捕食選擇,面對1隻大蝦、2隻小蝦的選擇,烏賊飢餓時會選擇1隻大蝦,肚子不餓時會選擇2隻小蝦,和人類飢餓狀況下的行為一致。飢餓時會偏好高風險、高報酬,不餓時會選擇避險,可見烏賊也有風險評估能力。
「垂直葉」影響 烏賊具短暫記憶
焦傳金認為,烏賊視覺很強,其大腦的「視葉」非常發達,加上研究證實,其也具有「工作記憶」,能短暫記憶,而該運作也與其大腦的「垂直葉」有關,可能屬於不同演化系統下的神經發展脈絡。
焦傳金說,研究除了證明烏賊的數感與風險評估能力,也能了解烏賊攝食的選擇因素,增進對烏賊生態系統的了解,除了生態保育之外,對於未來人工智慧、機械語言等發展,都能帶給人類不同的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