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武派」為何在香港逐漸得到認同?「勇武派」與「和理非派」的和解,成為北京與港府的夢魘

2019-08-27 15:26

? 人氣

《紐約時報》發表的《香港正迎來一場人民戰爭》是香港著名報人、評論家練乙錚所著,他的文章一向有獨到之處。他談到港府這次找不到目標,因為社會活動無領袖、無中心,隨時可來,這次文、下次武,讓港府頭疼。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練乙錚提到,這次運動缺乏領導人可能會轉化成另一種優勢,「香港政府就很難通過槍打出頭鳥的方式來製止這場運動」,大家都蒙面、網絡聯繫,找不到領袖怎麼抓人呢?所以我們不必對這次暴力衝突過分擔心,也許下一次又是文的。

練乙錚也分析說170萬人集會的組織者是十多所大專院校的學生會,還有「一個有影響力的互聯網抗議組織,叫作「我要攬炒」,這是一句惡狠狠的廣東話俚語,意思是和強大的壓迫者同歸於盡」。另有一著名香港報人也提到抗議者有同歸於盡的勇氣。

勇武派和和理非派曾經有矛盾,但是現在兩大陣營已經和解。現在我們看到的一會兒文一會兒武,很可能是鬥爭策略。現在不光是年輕人,還有很多銀髮族也表示支持,希望香港能夠獲得自由民主,這是一個全民行為,具備人民戰爭的特點。年輕人衝在前面,但是每個年輕人後面都有他們的家庭和長輩,這樣一個持續性鬥爭確實代表了香港老百姓的意願。

關於「見好就收」的評論,胡平說香港「見好就收」的最好時機是港府宣布無限期暫緩修例。那個時候形勢比較好,港民可以宣告勝利,著眼於長遠的行動,比如接下來的區議會選舉、明年的立法會選舉等等。那之後以7月1日沖擊立法會事件為標誌,反而使得民主運動陷入困難。因為勇武抗爭能夠取得的實際效果非常有限,也為政府打壓提供口實。港府背後是北京,這樣的抗爭程度也很難取得成果。如果政府要鎮壓暴力抗爭,而且鎮壓的時候可能不會固守香港的自由和法制,也壓縮了和理非的鬥爭空間。

見好就收,還是現在的長期抗爭?

章立凡說這取決於博弈雙方。本來或許在港府決定擱置送中法案的時候可以見好就收,但實際上北京的態度一直強硬。章立凡個人感覺體制內有一部分希望息事寧人、見好就收,但是還有一部分希望事情鬧大,出現暴力衝突,便於實現他們自己的政治目標。從這個方面觀察,最終這件事還是取決於雙方博弈過程中手腕的輕重,不是一方可以決定的。

最近的勇武抗爭運動中,許多人注意到年輕人的一個口號是「我要攬炒」。攬炒是一句惡狠狠的廣東俚語,同歸於盡的意思。林鄭月娥顯然注意的這個現象,她不久前帶著哭腔呼籲抗議者不要「玉石俱焚,把香港帶上不歸路」。抗爭者為什麼這樣狠?而且奇怪的是,為什麼這種極端行為竟越來越得到理解和接受?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