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變85周年,中國東北多個城市舉行儀式紀念1931年日軍出兵佔領中國東北三省的中日戰爭前奏事件。中國官方媒體在這一天發表評論文章,批評日本現今在東海、南海問題上的戰略態勢。
1931年9月18日,中國遼寧瀋陽市附近由日本軍隊控制的南滿鐵路路段被炸燬,當時的日本皇軍指責是中國軍隊蓄意破壞,並以此為由在同一天晚上出兵轟炸瀋陽多個中國軍營,進而在之後大規模軍事入侵,東北三省迅速淪陷。
九一八事變亦有「滿洲事變」、「柳條湖事變」等別稱,被歷史學者視為日軍此後侵華以至入侵亞洲多國的前奏。
中國中央電視台報導,9月18日早上,瀋陽的紀念儀式在九‧一八歷史博物館門前開始,出席儀式的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與軍方儀仗隊在9時18分敲響紀念鐘聲,之後防空警報鳴響3分鐘。
曾是日本侵華時期扶植傀儡政權滿洲國首都的吉林省長春市亦有多項紀念活動舉行。除三分鐘的防空警報外,超過1000人參加了在長春偽滿皇宮博物院進行的儀式,包括學生在內的參加者在紀念碑前獻花。長春市的一所中學在政府部門安排下進行了緊急防空疏散演練。
香港特區並無官方紀念活動,但有民間組織在和平紀念碑前獻花,並遊行至日本駐港總領事館前進行示威活動,促請日本正視侵華歷史,為侵略行為道歉和賠償。
官方新華社以《不可忘卻的警示》為題刊登評論文章,呼籲民眾勿忘國難歷史,同時強調戰爭災難最終「以歷史的進步為補償」,表示希望汲取歷史教訓,「以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實際行動取信於世界」。
另一些官方媒體的文章則更具有指向性。中共《人民日報》及其旗下小報《環球時報》均在週日當天發表評論文章,當中未明確提到「九‧一八」事變紀念日,但就現今日本在東海和南海的戰略態勢作了具體的批評。
「隨著美國重返亞太戰略出籠,日本再次燃起政治大國乃至軍事大國夢,」《人民日報》的鐘聲評論文章這樣寫道,指日本未正視二戰歷史,卻已在尋求戰後政治和軍事的復甦。
「未來的歷史學家點評這段歷史時,少不得要給美國亞太戰略調整的連鎖反應記上一筆,那就是讓日本這個沒有洗刷掉二戰罪責的戰敗國的政治大國、軍事大國美夢加速復活,給這個昔日對手挑戰戰後國際秩序開了綠燈。」
2016年正值南中國海主權爭議問題持續發酵,這一區域的多個利益方之間的博弈成為國際政治的一大焦點。
數天前,日本防衛大臣稻田朋美在訪美期間宣佈,日本自衛隊將加入美軍在南海的巡邏行動。這一姿態似乎不可避免會令本來已在釣魚島(日方稱尖閣諸島)主權問題上有爭議的中日雙方繼續開展複雜的政治博弈。
《人民日報》在評論中再次強調中國不接受、不參與南海仲裁,同時指日本的作為是南海局勢的不穩定因素:「日本在遵守國際法方面劣跡斑斑,有什麼臉面在國際社會高談『規則』和『法治』?」
《環球時報》的社評則指出,對於日本參與南海巡航的姿態,中國有多種應對措施。「中國除了採取強有力的反制措施,大概別無他擇,」該社評說。
文中具體提出了諸如在釣魚島方向上加強對日施壓以及中國軍機「低空掠過日本軍艦等臨界動作」增加對日方的壓力等等措施,並指在日本加強介入南海事務的情況下,中國民間的反日情緒將會更加激烈,而中國需要「做好內部情緒管控」。
「我們需要既堅決回擊日本,又做到出手穩健,不掉入與日本置氣的衝動遊戲,」該文章說。「中日衝突不是孤立的,日本與美國等互為槓桿,形成一盤複雜的戰略大棋。具體如何對付日本,必須由高度專業的外交和軍事團隊主導,不能由民間的輿論力量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