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銘想操作的顯然是「經濟奇蹟懷舊」,訴求上沒問題,但要以此勾引選民情緒與強烈的投票意念,還是得靠意識型態「催情」,川普就是這麼做的。重點在於,催情者得是參選人自己親力親為,敲邊鼓的頂多是助攻添柴火的角色,催情內容也必須訴諸選民對現狀之仇恨感或恐懼感,並轉移到對手身上。所以到頭來,這還是一場意識型態選舉,柯文哲聲稱想避免2020年大選成為「恐懼與仇恨」的對決,也不過是粉飾騙票之語,沒有參考意義。
反駁郭懂的第三勢力,最簡單的事實就是,川普可不是獨立參選。
在制度上與意識型態上都有利於兩極對決的環境,不可能有第三勢力的奪權空間,除非這個第三勢力克服了制度,並催生了更有力的第三種意識形態以鼓譟另一種民粹。而且,這種意識形態能讓選民投入情感支持,而非僅止於理性選擇。此前說過,只有純粹的統與獨,能讓人投入情感,如今統獨皆遭弱化,套用郭懂的話說,乃因「現實理性」那隻腳沒有跟上來。
邏輯矛盾之處在於,只要「現狀」不變,藍綠意識型態就不可能消失,而所有參選人拼的都是「維持現狀」,包含現在所謂第三勢力在內。如此卻又想擺脫意識形態,讓選民關注務實的政策議題不受意識形態干擾,又怎麼可能?
從選民的角度來看,厭惡藍綠的心態一定有,但反命題終究要有正命題作為歸宿 —— 「我反對這個,那我支持什麼」?情感歸宿與理性歸宿缺一不可。
因此,在台灣內部環境下,第三勢力唯一暫時性存在條件,,是取代藍或綠大黨,讓自己成為兩極之一。剛好與柯文哲的主張相反。消滅不了,就不可能「擺脫」。
郭懂的路只有一條,就是取代國民黨,途徑有二,擔任國民黨主席,或極度邊緣化國民黨。不以此為職志,就沒有政治前景可言,新黨與親民黨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今天的國民黨,恐怕也有此焦慮,一旦郭台銘選上,國民黨就是等著被邊緣化的命運。倘若蔡英文連任,國民黨仍得面臨黨的分崩離析,郭台銘也再難出頭。國黨要解此局有兩種方式,其一,在選前雙手奉上黨主席一職,其二,獲得勝選。
以國民黨僥倖鄉愿的本質,黨必選第二條途徑拚勝選,只是,一旦察覺韓國瑜必輸的時候,這個黨不斷尾求生也是死路一條,彼時才可能會動員勸退韓國瑜,禮讓郭台銘,或是雙手奉上整個黨給郭台銘,求其退選整合。這或許就是郭台銘看局勢的角度 —— 初選還沒結束,投票前一天都還能整合。
中國國民黨畢竟是有歷史的百足之蟲,就算因本土派盤根錯節而徒具「中國」空殼,其價值仍遠遠高於柯文哲與他的幼仔支持者。這個黨就像當初負債累累,內部千瘡百孔的夏普,我是郭台銘的話,政治標的就會放在「併購國民黨」,而非將目標放在第三勢力拼裝車,還得被一個小丑挑三揀四,像什麼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