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根本搞錯重點:上海Costco真正對手是大潤發,它不怕你退貨,只怕你不退!

2019-09-09 07:10

? 人氣

遑論,部分台灣人可能搞不清楚,在中國大陸使用電商通路,已經到了何種方便及低廉的地步(開幕後產品正式被拿來比較,果然看出其實Costco未必樣樣都比電商便宜),這才是Costco歷年來在美國與台灣從沒遭遇過的挑戰。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由於中國大陸幅員遼闊,加上互聯網產業發展迅猛,跑腿APP早就領先台灣和很多國家,這就不說了;大潤發、盒馬鮮生和每日優鮮,已經成為城市居民日常,例如大潤發就在全力搞線上線下(O2O)的送貨服務。

北京盒馬鮮生,消費者正選購新鮮海鮮產品。(作者提供)
讓「O2O」概念真正在大陸落地的盒馬鮮生,讓消費者即時從線上選生鮮、現場製作。

今年過年時,我母親在大陸買菜,可坐在家裏翹著二郎腿,用手機點點螢幕,讓大潤發店員把所有要買的菜送到家門口。當長輩都已經習慣這種高度節省時間的服務,究竟還有什麼理由,讓一個忙碌的小康家庭,要每年花一筆會員費,犧牲家人每天懶在家裡耍廢的時間,只為了三番兩頭去Costco玩退貨?

事實上,上海Costco營業兩週後,也完全如我預測-已經被證明只有「退卡潮」,尚未見到「退貨潮」

根據記者在Costco會員部的櫃檯前,觀察了近半個小時後發現:「共有2名顧客前來退貨。一個是給孩子買的衣服尺碼不合適,另一個是護膚品買多了,用不掉」(記者拍攝退貨處情況如附圖,基本上沒什麼人)。

作者認為,好市多上海店開張後出現熱潮,本在公司預期之內,最擔心的反而是因為電商風行、後續浮現的退卡潮
作者認為,好市多上海店開張後出現熱潮,本在公司預期之內,最擔心的反而是因為電商風行、後續浮現的退卡潮

央視財經的報導則指出,不少消費者退卡主要是覺得「來這裡購物不是很方便」。

「時間成本」這種東西是比較而來的,當年人類開始騎馬車買東西,確實是比原始人打獵覓食來得方便,但是也無法跟今天開車比,同理,當我們能夠用手機APP叫貨到貨服務,那麼消費習慣也很難回頭。

上海人平常遠比台灣人想像的要忙碌,卻也更便捷,沒這種鬼時間折騰,當時間是現在這個商業市場競逐的既定存量,每個人只有二十四小時,卻又越來越忙,誰能更貼心省時,越能在商業上滿足消費者。

這,也是我對中國大陸Costco佈局感到悲觀的真正原因:當大家連退貨都懶,那就糟了。

爭論二:大陸人素質真的都很差嗎?

在商言商,Costco不是白痴,會選擇在上海落地,而不是首都北京,不是在互聯網重鎮深圳,原因很簡單,就是上海市民的普遍水準,平均而言相對較高,否則中國大陸政府在推行垃圾分類措施時,不會優先選擇上海。

上海從租界時期到現在,一直相對更能接受國外新事物,甚至是相對尊重不同的規則,否則不會有這麼多外企仍在上海活著。

從「上海女婿」德國網紅阿福去上海Costco實地拍攝的情況來看,影片中並沒有發現有商品損壞的痕跡,網絡目前流傳的照片可能僅是個案,而不是普遍現象,比例上應該不會很嚴重。

上海Costco選擇的店址,如我之前所說是閔行區偏遠處,是外國人居住較多的地方,附近不乏國際學校,閔行區本來也就不少外國人居住,這恐怕也是上海Costco設點的原因。換言之,上海Costco並不是很怕「素質」問題。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