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南向有關就容易申請經費?」,學者:別像葡式蛋塔熱潮 成效沒出來就結束

2016-09-22 19:11

? 人氣

政大東南亞研究中心執行長楊昊希望新南向不會像過去葡式蛋塔的熱潮一樣,在沒有成效出來前就結束,而是能培養更多年輕的研究者。(資料照,李振均攝)

政大東南亞研究中心執行長楊昊希望新南向不會像過去葡式蛋塔的熱潮一樣,在沒有成效出來前就結束,而是能培養更多年輕的研究者。(資料照,李振均攝)

政治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今(22)日起一連2天舉辦東南亞區域研究年度研討會,共收到190篇來自各國學者的論文。中心執行長楊昊指出,東南亞研究在台灣原是相對邊陲的領域,但已逐漸成為焦點,希望透過學術研討,讓政府思考「新南向政策」時能「真正了解東南亞的需求」,而不是像早期政府推動南向政策一樣,「給我們想要給的」,同時也讓東南亞研究向下紮根。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同時也是遠景基金會(國安局智庫)董事的楊昊指出,他從前總統李登輝在1995至1996年啟動南向政策時開始研究東南亞,他認為「新南向政策」與過去的不同,在於過去是「由上而下」主導,將南向視為西進中國的避險安排,現在則有許多「由下而上」的元素,新政府已在「新南向政策綱領」中提出了方向,但各部會仍在思索實際的計畫與內容,將以堆積木的方式支撐出東南亞社群在台灣的發展、台灣在東南亞的在地發展以及台灣與東南亞在地社會的連結。

楊昊表示,他最初對「新南向政策」抱持觀察的態度,一方面懷疑政府有多少資源可以投入,一方面也因台灣過去一向忽略對東南亞的研究,但這個領域已漸獲重視,「所有東西只要跟南向有關就容易申請到經費」,他希望這不會像過去葡式蛋塔的熱潮一樣,在沒有成效出來前就結束,而是能培養更多年輕的研究者。

去年10月開始籌辦的政治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今年2月才成立,並與亞洲的東南亞研究重鎮、日本京都大學的「東南亞研究所」建立合作關係。

楊昊指出,他主張以「南向新政」的概念來思考新南向政策,台灣必須思考過去推動南向時「缺乏什麼」,並自我改造,才不會因資源排擠或其他因素,新南向政策就而中斷。楊昊認為,台灣必須要走向「亞洲化」、「在地化」,台灣與東南亞的地理位置很近,對東南亞的認識卻很模糊,但當有越來越多外配、移工來到台灣,如何讓「他們」變成「我們」,需要的不只是他們的「Taiwanization」,而是台灣也需要「Southeast Asianization」或「Asianization」。

日本重視東協 日學者:從風險管理角度 就要有多樣化經貿關係

與會的京都大學「東南亞研究所」前所長清水展(Hiromu Shimizu)受訪時指出,東南亞是語言、宗教、文化等多元的地區,但與中東或歐洲不同的是,東南亞並未因這樣而造成社會嚴重對立或衝突,而是「有一種共通性(commonality)」,這是個有趣的現象,也是促進經濟與社會動能的驅動力。

清水展指出,建立與東協國家的關係,不僅對台灣重要,對日本也很重要,日本首相安倍自2013年再任首相後,在1年內走遍所有東協國家,可見日本對東協的重視;日本曾是大國,但相對於中國在政治、經濟、軍事上的崛起,日本現在很需要能共生、共榮的亞洲朋友,台灣也是日本重要的夥伴。

他指出,雖然中國很小心的處理其經濟政策,但中國現在的經濟就類似1980至1990年代發生於日本的泡沫經濟,泡泡不可能永遠存在,一旦經濟泡沫化,過度依賴中國者就會受害,從風險管理的角度,國家生存的最好策略是要有多樣化的經貿關係,台灣需要維持與中國的良好關係,但與東協的關係同等重要。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