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委會前副主委林祖嘉12日在台經院40週年活動表示,台灣政黨輪替已成常態,但經濟政策有其一致性,「不管是哪個政黨,都該被執行下去」,包括馬政府任內推動的服貿、貨貿、TPP、RCEP等貿易協議,市場的開放代表國家競爭力提升,不管哪個政黨上台都應該朝這方向努力。
林祖嘉還表示,政府推動5+2創新旗艦計畫,其中,亞洲・矽谷計畫他個人認為很好,但投資可以發生在任何地方,無需畫地自限,「當初國發會在松江路Taiwan Start up青創基地,現在變成不當黨產委員會,空總那一塊地,現在也停下來,這很可惜。」
林祖嘉在馬政府任內,先後擔任國發會與陸委會副主委,他表示,馬政府任內,國發會規劃推動生產力4.0,涵蓋領域包括農業與服務業4.0,但新政府五大創新研發,只剩下物聯網與精密機械的工業4.0。
「能源政策要像年金政策一樣 有充分討論」
林祖嘉說,政府的經濟政策,本身必須具可預測性,例如電的問題,新政府推動廢核是目標,但「未來電夠不夠?要講清楚,2025全面廢核,在綠電上來以前,台電的基載是否足夠?」,他認為供電穩定度,攸關到台灣招商環境,政府的能源政策應該要像年金政策一樣,必須有充分的討論,透過不斷溝通,讓企業界的聲音能夠進來,政策透明度提高,才能提高支持度。
其次,政府財政吃緊,台灣租稅負擔率只有12.8%,「在財源有限下,最好政策是不花錢政策,例如服貿、貨貿等開放政策」,林祖嘉表示,目前台灣每年金融體系的閒置資金高達2.5兆元,但上半年民間投資竟衰退8%,錢這麼多,為何這樣?新政府上台後,最低工資上漲5%,又有缺電危機,「這些問題不解決,反商情結這麼嚴重,如何吸引更多資金?」
林祖嘉說,台灣如果無法透過投資帶動成長,沒有成長去講分配,大餅就這麼大,其結果就是你多、我少,一定會引起對立。
「南向市場相較大陸市場相對有限」
林祖嘉說,生技產業高風險、高報酬,但就業創造有限,政府生技政策,應該是提供開放投資環境,但不該把資源放在這裡,南向政策可以推,但南向市場相較於中國大陸市場相對有限,政府最近對泰國、汶萊給予免簽待遇,但上述國家1年來台人數僅10幾萬人,就算免簽,來台人數成長2、3成,對整體觀光業也非常有限。
「南向,只能當作兩岸經貿的補充,絕對不可能代替兩岸,用南向代替兩岸是事倍功半」,林祖嘉說,新南向政策不是把投資推出去,應該把企業留在台灣口推動對東協出口,重點應該擺在南向16國的自由貿易協議。